關于隴頭人的詩詞(321首)
301
《送興元聶帥》 宋·洪咨夔
泛觀天地間,一氣如爨鼎。
半鼎沸正急,半豈獨爾靜。
從旁更益薪,既往漫不省。
疇當起沃之,轆轤轉修綆。
302
《酂陽行》 宋·蔡襄
春秋書大水,災患古所評。
去年積行潦,田畝魚蛙生。
今歲谷翔貴,鼎飪無以烹。
繼亦掇原野,草萊不得萌。
304
《花門引》 元·楊維楨
大唐宇宙非金甌,黃頭奚兒蟆作虬。
跳梁河隴翻九土,驚呼夜半呼延秋。
朔方健兒袖雙手,戰馬傷春舞楊柳。
當時天驕不借兵,渭闕黃旗仆來久。
305
《花門外》 元·楊維楨
大唐宇宙非金甌,黃頭奚兒蟆作虬。
跳河蹙隴翻九土,驚烏夜半呼延秋。
朔方健兒袖雙手,戰馬嘶春舞楊柳。
當時天驕不借兵,渭闕黃旗什來久。
306
《送關景芬秘書赴山陽尉》 宋·強至
峨冠初上童兒首,君已老成予輒友。
肺肝相照二十年,今日不殊前日厚。
紛紛共笑薄媚徒,對面論心回面否。
吁君意氣非昔粗,猶著青衫從吏部。
307
《送公桓行》 宋·吳則禮
汾河水落雁南飛,一馬蕭蕭木脫時。
蒼鬢寧堪異鄉別,幽人況有故園悲。
山頭日沒喧笳斷,隴底駝鳴塞草衰。
千里黃云太行路,自憐北望獨相思。
308
《李安撫生日》 宋·王灼
沙溝紫氣如隴云,涇城冬律變陽春。
天工為國巧謀帥,生此摽摽七尺人。
坐揮白羽歷三紀,胡兒奔迸塵頭起。
緩驅小隊來漢中,甲光冷射清江水。
金爐著火焚寶香,愿公壽考仍康強。
門外祝化更多有,軍民十萬指中梁。
310
《分題墨梅》 宋·曹勛
北風吹云村寂寂,練練溪流湛寒碧。
馬頭忽有暗香來,撼雪尋芳識標格。
揚鞭敲鐙荒寒路,酒惡難禁賴銷釋。
隴上故人消息遲,一枝誰寄疎煙隔。
老禪幻此空花相,墨暈橫斜清照客。
定應飛夢會姑仙,玉僂澹月連天白。
311
《驟雨》 宋·李石
荒風吼其間,大雷擊其后。
人言黃昏雨,此意無乃驟。
飄飄豈惡聲,側耳聽檐溜。
一睡喜暫涼,破窗落星宿。
312
《宜春道中》 宋·廖行之
路轉溪回幾曲村,溪頭流水去渾渾。
農忙野叟朝耕隴,蠶老人家晝掩門。
游子漫憐春色晚,故園應想綠陰繁。
歸歟屈指無多日,夜雨團欒酒一尊。
313
《哨遍·近臘景和》 宋·汪莘
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
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夜登華子岡頭立。
嗟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蒙籠。
314
《哭小侄梅老》 宋·蘇泂
我初養柏兒,年紀三十四。
穎季得梅老,歲數適我類。
而梅生不凡,頭骨甚磽異。
見之懷抱中,宛有成人器。
315
《曉行潁上縣》 宋·李曾伯
頭大一城壘,角分雙佛圖。
戍營多甲士,耕隴少丁夫。
月落雞聲杳,風高雁影孤。
征人皎無寐,趣馬問征途。
316
《筠溪八景詩·金雞報曙》 宋·陳著
千金鑠鑠獨文身,五德名標莫與群。
振翼豈愁天色暝,曲頭如盼曙光新。
鳥穿竹韻窗談巧,風卷塵嵐士□勤。
□見雞人□□隴,漏殘驚起侍朝臣。
318
《次韻金漢臣五城道中》 宋·方回
郊行胸次爽于秋,歲稔天寬百姓憂。
但有樵人歌隴上,永無廷尉望山頭。
最宜曠野開詩思,未覺他鄉動客愁。
想見霜林疏更好,綠陰時節憶曾游。
319
《湖口寄方去言》 宋·方回
不見秋崖老,吾宗尚有人。
十年疲遠夢,七尺記長身。
醉月金陵曉,遨花輦路春。
雁題盟未爽,鶴化事遄新。
* 關于隴頭人的詩詞 描寫隴頭人的詩詞 帶有隴頭人的詩詞 包含隴頭人的古詩詞(3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