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隴聲的詩詞(399首)

    381 《長沙竹枝歌(十首)》 明·李東陽

    湘江水深天下清,何如隴頭秋月明。
    離人到此不得醉,況是高樓吹笛聲。

    382 《兒歸行》 宋·孔武仲

    兒歸兒不歸。
    朝為子母歡,暮為禽鳥飛。
    故居不得返,

    383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寒士足奇士,貴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盜賊乘風塵。
    子美客長安,悲歌驚鬼神。
    柄國者誰子,曲江近前嗔。

    384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385 《二十九日歲除》 宋·方回

    六十年前幼學兒,端平明日改嘉熙。
    黟川亡妹來歸日,歙隴先君改葬時。
    學問文章成畫餅,科名官爵著饒棋。
    細思未覺家聲墜,能忍窮人不是癡。

    386 《題金明府平易堂》 宋·方回

    桑疇麥隴頌聲歡,競說琴書政事寬。
    方寸惟知存豈弟,絲毫不肯作艱難。
    愛民何啻如兒子,行路休教避長官。
    來往星源凡幾嶺,從今都作坦途看。

    387 《乍歸呈許君公度》 宋·方回

    東南天地早聞名,三載吾邦沸頌聲。
    山好更饒詩句好,江清未抵使君清。
    涓涓流水秧田足,細細吹風麥隴晴。
    客子歸來問耕獲,故園似可養殘生。

    388 《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連雨程以忠來同飲》 宋·方回

    侵尋小雪初,不雨五旬余。
    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
    牛災傳聚落,蛇出騙階除。
    巫詫瘟神王,官虞火政疏。

    389 《故夫人陳氏挽章四首》 宋·陸文圭

    白首萱堂上,兒孫卓有成。
    膝前分粟果,枕上聽書聲。
    風誥將金嵌,鶯驂虎玉京。
    舍西蘿月夜,鳴咽隴泉鳴。

    390 《送楊伯可》 宋·陸文圭

    齊魯多平原,江浙田高下。
    啊另如魚鱗,土籍誰主者。
    富人擅其利,失業了孤寡。
    方今用周禮,天官出經野。

    391 《李古巖》 宋·陸文圭

    堂堂山立萬人英,一夕霜風玉樹傾。
    公去隱然關世道,客來何止哭交情。
    安知死不如生樂,但恨才難與命爭。
    幸喜肯堂丹雘手,隴西依舊振家聲。

    392 《題戴嵩牛圖》 宋·陸文圭

    隴上躬耕力倦,歸坐茅齋展卷。
    耳邊如聞笛聲,欲看牧童不見。

    393 《合溪夜歸呈諸大夫》 宋·錢時

    前日合溪能多詩,此日合溪何以為。
    是中真趣渠未知,無聲之詩詩更奇。
    溪山淵淵魚自躍,溪樹陰陰禽自樂。
    野航日暮載牛歸,隴麥已秋蠶上箔。
    此時觴酒溪亭空,吾與魚鳥皆春風。
    安得四海車書同,春風浩浩游其中。

    394 《過李氏山房清坐對雨》 宋·丘葵

    千林同霡霂,一室淡虛明。
    余潤浮窗眼,輕寒入鳥聲。
    紛紛度隴白,亹亹逼人清。
    相對焚香坐,油然道氣生。

    395 《還山》 宋·釋文珦

    吾性本閒曠,素不喜城郭。
    而況賓主間,禮數相束縛。
    悵望西南山,佳氣日參錯。
    逸興不可羈,飄飄出籠鶴。

    396 《山村》 宋·釋文珦

    山村幾家住,茅屋障春泥。
    麥隴微通徑,桑林半閣梯。
    過溪孤放犢,隔巷數聲雞。
    全似桃源里,游人到欲迷。

    397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398 《遞呈余干郭主簿子敬》 宋·曾豐

    謂吾多可失之雜,與人連甍或莫識。
    謂吾寡合失之孤,與人傾蓋或莫逆。
    南來豈是無過從,一見如故髯簿公。
    文章未始要著語,造化莫能與爭工。

    399 《支硎寺看梅聽僧家吹笛》 明·王稚登

    梅引何郎興,山余支遁名。
    寒泉似隴水,僧笛學羌聲。
    一雨花林寂,無人山殿清。
    年年二三月,繁麗不堪行。

    * 關于隴聲的詩詞 描寫隴聲的詩詞 帶有隴聲的詩詞 包含隴聲的古詩詞(3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