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附舟的詩詞(94首)

    21 《柴門》 唐·杜甫

    孤舟登瀼西,回首望兩崖。
    東城干旱天,其氣如焚柴。
    長影沒窈窕,馀光散唅呀。
    大江蟠嵌根,歸海成一家。

    22 《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 唐·杜甫

    白日照舟師,朱旗散廣川。
    群公餞南伯,肅肅秩初筵。
    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
    義均骨肉地,懷抱罄所宣。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送別詠物寫草

    23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唐·獨孤及

    結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罷官梁山外,獲稻楚水湄。
    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24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贈二君子》 唐·柳宗元

    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瑕。
    名勞長者記,文許后生夸。
    鷃翼嘗披隼,蓬心類倚麻。
    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詠史宮廷

    25 《陽城驛》 唐·元稹

    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
    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與曾閔儔。
    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

    26 《碧城三首》 唐·李商隱

    碧城十二曲闌干,犀辟塵埃玉辟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

    寫人女子愛情

    27 《遠水》 唐·于武陵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遠愁。
    因知人易老,為有水東流。
    欲附故鄉信,不逢歸客舟。
    萋萋兩岸草,又度一年秋。

    28 《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 唐·陸龜蒙

    吳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蕩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蹤欲探討,靈物先瘵瘼。
    飄然蘭葉舟,旋倚煙霞泊。

    29 《省試奉詔漲曲江池(以春字為韻·時乾符二年)》 唐·黃滔

    地脈寒來淺,恩波住后新。
    引將諸派水,別貯大都春。
    幽咽疏通處,清泠迸入辰。
    漸平連杏岸,旋闊映樓津。
    沙沒迷行徑,洲寬恣躍鱗。
    愿當舟楫便,一附濟川人。

    30 《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唐·徐鉉

    謝傅功成德望全,鸞臺初下正蕭然。
    摶風乍息三千里,感舊重懷四十年。
    西掖新官同賈馬,南朝興運似開天。

    31 《巫廟》 唐·王周

    巴水走若箭,峽山開如屏。
    洶涌匹練白,崷崒濃藍青。
    崖空蓄云雨,灘惡驚雷霆。
    神仙宅幽邃,廟貌橫杳冥。

    32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3 《玉連環(一落索)》 宋·賀鑄

    別酒更添紅粉淚。
    促成愁醉。
    相逢淺笑合微吟,撩惹到、纏綿地。
    花下解攜重附耳。
    佳期深記。
    青翰舟穩繡衾香,誰禁斷、東流水。

    34 《水調歌頭(和李守)》 宋·沈瀛

    瀟灑云中鶴,容與水邊鷗。
    緱山仙客,飄然曾約此中留。
    更有騎鯨公子,相與翱翔八極,凜凜氣橫秋。
    明月樓頭宴,樽俎好詩流。

    35 《征招》 宋·姜夔

    篷方底,舟師行歌,徐徐曳之如偃臥榻上,無動搖突兀勢,以故得盡情騁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興。
    徵招、角招者,政和間,大晟府嘗制數十曲,音節駁矣。
    予嘗考唐田畸聲律要訣云:徵與二變之調,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調曲也。

    36 《游赤石進帆海》 南北朝·謝靈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夏天紀游寫景抒情

    37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明·徐威

    異鄉青嶂外,故里白云邊。
    北極懸雙眼,中秋度四年。
    燈前橫一劍,江滸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節寫景抒懷

    38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39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4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附舟的詩詞 描寫附舟的詩詞 帶有附舟的詩詞 包含附舟的古詩詞(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