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靜的詩詞(1158首)

    841 《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842 《寒食書事感懷》 宋·文同

    寥寥官舍靜于僧,雖有園亭亦倦登。
    桃杏花陰流似水,圖書滋味冷如冰。
    坐觀棨戟慚無狀,歸掃松楸恨未能。
    得報君恩便休去,虞卿前日本擔簦。

    843 《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 宋·文同

    菀菀冥冥雨氣沉,一春長是詠春陰。
    燕歸畫棟簾櫳靜,鶯下雕欄院宇深。
    斗草玉釵應復約,看花金勒誤重尋。
    謝郎風調將誰奈,獨倚書床擁鼻吟。

    844 《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 宋·文同

    晚客無一來,獨步入東谷。
    園林已成就,此景頗不俗。
    落落巖畔松,修修澗邊竹。
    爽氣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845 《西軒秋日》 宋·文同

    官舍蕭然似隱居,一軒秋色伴恬如。
    深藏宿雨樹木暗,高灑夕陽籬落疏。
    景物靜思臨水石,光陰閑覺入圖書。
    此心只有云相信,長畔吟魂繞太虛。

    846 《一字至十字成章二首·詠竹》 宋·文同

    竹,竹。
    森寒,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847 《晚興》 宋·文同

    眾吏晚已散,西園常訪尋。
    覆棋苔閣靜,行藥草橋深。
    草色晴承屐,檢陰密灑襟。
    山蚿欲重賦,倚竹聽清音。

    848 《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 宋·陳與義

    入山從此不須深,君子亭中人不尋。
    青竹短籬園晝靜,梅花兩樹照春陰。

    849 《游慧林寺以三峽炎蒸定有無為韻得定字是日欲》 宋·陳與義

    我如東郊馬,欹側甘瘦病。
    今晨舉足輕,起行得幽勝。
    撫窗喚懶融,槁面初出定。
    眼中無長物,坐久爐煙正。

    850 《今夕》 宋·陳與義

    今夕定何夕,對此山蒼然。
    偷生經五載,幽意獨已堅。
    微陰拱眾木,靜夜聞孤泉。
    唯應寂寞事,可以送余年。

    851 《答程嘉定二首》 宋·洪咨夔

    鈴索閑閑靜冶堂,槐陰匼匝柳絲長。
    東君五日如京兆,早及殘紅醉艷陽。

    852 《答程教見和梅詩二絕》 宋·洪咨夔

    春陰欲雪凍云乾,索笑疏枝共一寒。
    靜裹聞香祗自覺,怕人饒舌似豐干。

    853 《東山即事》 宋·洪咨夔

    西風卷宿祲,天高近重陽。
    閣虛自沆瀣,塔靜能瑯珰。
    幽花多素英,儂香奪春芳。
    老木未黃落,繁陰生夏涼。
    棋雋決楚漢,杯壯迷彭傷。
    醉帽信孟鼓,歸鞭忘葛強。
    萬事貴適意,誰能扣蒼蒼。

    854 《謹次老人至節韻》 宋·洪咨夔

    但見陰陽遞斡流,誰知陽本未嘗休。
    善端繼繼無窮脈,元化生生不盡頭。
    杜牧浪將箱勸讀,少陵空為線添愁。
    何如靜坐觀其復,一點靈臺造物游。

    855 《暑夕》 宋·洪咨夔

    樓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陰。
    鷺下汀沙靜,螢行岸竹深。
    攖寧如順氣,緣督正平心。
    轉物天機妙,昭文不在琴。

    856 《云游歌》 宋·白玉蟾

    云游難,云游難,萬里水煙四海寬。
    說著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頭酸。

    857 《云游歌》 宋·白玉蟾

    嘗記得洞庭一夜雨,無蓑無笠處。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許檐頭住。
    又記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凍得皮迸血,

    858 《題諸葛繡香園》 宋·白玉蟾

    碧桃枝上東風轉,一點陽和開柳眼。
    何人收拾羅浮香,藏在此園天不管。
    每歲東君召勾芒,玉壺淡淡晴煙暖。
    佳人有恨嫌花遲,王孫不來空草偃。

    859 《早秋》 宋·白玉蟾

    云來云去狀秋陰,細雨籠晴夕照沉。
    半夜月明千籟靜,一聲猿叫萬山深。

    860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 關于陰靜的詩詞 描寫陰靜的詩詞 帶有陰靜的詩詞 包含陰靜的古詩詞(11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