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陽學的詩詞(223首)

    61 《次君疇洪卿韻送宗學趙優奏》 宋·劉克莊

    欲為乾坤掃積陰,萬言忠憤上穹臨。
    相嗔平地風波惡,主圣如天雨露深。
    葛藟尚為庇根計,戎葵難改向陽心。
    明時安肯尋斤斧,自古高材出鄧林。

    62 《悼秦醫》 宋·劉克莊

    最曉陰陽證,于身獨不靈。
    有妻持舊肆,無子學遺經。
    蟲蝕抄方篋,莎生曬藥庭。
    城中醫絕少,堪惜爾雕零。

    63 《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月巖齋》 宋·文同

    月為太陰精,石亦月之類。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人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64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快活快活真快活,被我一時都掉脫。
    撒手浩歌歸去來,生姜胡椒果是辣。
    如今快活大快活,有時放顛或放劣。
    自家身里有夫妻,說向時人須笑殺。

    65 《次韻劉涇見寄》 宋·蘇轍

    天之蒼蒼亦何有,亦有云漢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氣耳,嘿嘿何用知肺腸。
    孔公孟子巧言語,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宮吐角千萬變,坐令隱伏皆形相。

    66 《送項平甫倅池陽》 宋·姜夔

    項侯聲名天宇窄,與君俱是荊湖客。
    向來相聞不相值,長安城中乃相識。
    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
    知君筆墨與性合,妙處突過蘇李前。

    67 《大柿行》 宋·王之道

    君不見鄭虔學書晚彌篤,歲收柿葉貯三屋。
    興來寢食兩俱忘,但覺毛公老而禿。
    又不見梓人造車度群木,木中無火柿所獨。
    舊言蓋軫象乾坤,須信斡旋歸一軸。

    68 《冬日偶書呈縣學李君擇之》 宋·強至

    北風吹嚴雪,草木無媚姿。
    野田一穗盡,雀鼠猶苦饑。
    浦陽概窮山,不與陰冬宜。
    今我雖旅宦,一身十口隨。

    69 《某近辱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復自次元韻奉呈》 宋·強至

    才落先明牖,無多未壓檐。
    得時雖較淺,著物始知嚴。
    報歲三登速,裁花六出尖。
    賀祥開萬物,卻癘喜千閻。

    70 《投連泉州顯學五十韻》 宋·曹勛

    某也多奇蹇,艱艱已十年。
    素風惟汗簡,生計只韋編。
    先業雖殊軌,時流幸比肩,固窮心尚壯,鼓勇氣地無前。

    71 《洪士龍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記見問》 宋·魏了翁

    考功記竹洲,所業在淇奧。
    謂學與自修,此何取於竹。
    士龍來諗余,試請言其目。
    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獨。

    72 《贈曾醫》 宋·魏了翁

    太極分陰陽,物物具兩儀。
    乾坤互南北,坎離迭東西。
    四時有見伏,晝夜有蕩推。
    夫人遷於物,由之而不知。

    73 《和耜巖贊易傳來韻》 宋·何夢桂

    三釜養弗違,五斗腹已饜。
    歸無買山銀,聊占白石崦。
    崦西有斗室,草色青入簾。
    有時獨悲歌,白云低覆檐。

    74 《送和斜川詩二首》 宋·王铚

    采藥游名山,恐是韓伯休。
    款段下澤車,久師馬少游。
    兩公學真隱,異世今同流。
    遇害能鳴雁,多猜不下鷗。

    75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76 《徐倅尊人挽詩二首》 宋·杜范

    教子成名豈偶然,存心積善契蒼天。
    獨工學問馳清譽,旁羽陰陽得異傳。
    煞有哀榮身后事,不差生死夢中言。
    欲占厚德看銘志,七十之期過一年。

    77 《和曾端伯安撫養生歌》 宋·郭印

    大道靡涉多歧,迷涂爭求捷徑。
    采御未免搖精,道引止能祛病。
    服食一藏偏強,燒煉千金或罄。
    紛紛小法小功,往往匪清匪凈。

    78 《閒中讀易》 宋·郭印

    圣人闡性命,易書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學。
    俗儒何紛紛,私意妄穿鑿。
    或被陰陽拘,或遭象數縛。

    79 《和人伏日》 宋·李復

    太極剖元氣,五行均四時。
    代謝密循環,母子相挈維。
    土散無定位,金德乘火馳。
    天刑發殺機,閉藏不敢施。

    80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 關于陰陽學的詩詞 描寫陰陽學的詩詞 帶有陰陽學的詩詞 包含陰陽學的古詩詞(2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