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路的詩詞(1802首)

    581 《古塞上曲七首》 唐·貫休

    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
    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
    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
    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

    582 《古出塞曲三首》 唐·貫休

    掃盡狂胡跡,回頭望故關。
    相逢惟死斗,豈易得生還。
    縱宴參胡樂,收兵過雪山。
    不封十萬戶,此事亦應閑。

    583 《秋晚野步》 唐·貫休

    藤屨兼閩竹,吟行一水傍。
    樹涼蟬不少,溪斷路多荒。
    燒岳陰風起,田家濁酒香。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蒼茫。

    584 《湖頭別墅三首》 唐·貫休

    梨栗鳥啾啾,高歌若自由。
    人誰知此意,舊業在湖頭。
    饑鼠掀菱殼,新蟬避栗皺。
    不知江海上,戈甲幾時休。

    585 《山居詩二十四首》 唐·貫休

    休話喧嘩事事難,山翁只合住深山。
    數聲清磬是非外,一個閑人天地間。
    綠圃空階云冉冉,異禽靈草水潺潺。

    586 《和鄭谷郎中看棋》 唐·齊己

    個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
    幾時終一局,萬木老千岑。
    有路如飛出,無機似陸沈。
    樵夫可能解,也此廢光陰。

    587 《寄武陵道友》 唐·齊己

    阮肇迷仙處,禪門接紫霞。
    不知尋鶴路,幾里入桃花。
    晚樹陰搖蘚,春潭影弄砂。
    何當見招我,乞與片生涯。

    588 《寄仰山光味長者》 唐·齊己

    大仰禪棲處,杉松到頂陰。
    下來雖有路,歸去每無心。
    鳥道峰形直,龍湫石影深。
    徑行誰得見,半夜老猿吟。

    589 《宿壽安甘棠館》 唐·尚顏

    行人方倦役,到此似還鄉。
    流水來關外,青山近洛陽。
    溪云歸洞鶴,松月半軒霜。
    坐恐晨鐘動,天涯道路長。

    590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吳筠

    啟冊觀往載,搖懷考今情。
    終古已寂寂,舉世何營營。
    悟彼眾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沖玄,化服凌太清。

    591 《步虛詞十首》 唐·吳筠

    眾仙仰靈范,肅駕朝神宗。
    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飛,火煉生珠宮。
    馀慶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登高寫景思鄉

    592 《舟中夜行》 唐·吳筠

    榜人識江路,掛席從宵征。
    莫辨洲渚狀,但聞風波驚。
    陰云正飄飖,落月無光晶。
    豈不畏艱險,所憑在忠誠。
    何時達遙夜,佇見初日明。

    593 《參同契明鏡圖訣詩二首》 唐·彭曉

    造化潛施跡莫窮,簇成真訣指蒙童。
    三篇秘列八環內,萬象門開一鏡中。
    離女駕龍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

    594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595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596 《五言》 唐·呂巖

    悟了長生理,秋蓮處處開。
    金童登錦帳,玉女下香階。
    虎嘯天魂住,龍吟地魄來。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嬰孩。

    597 《贈劉方處士》 唐·呂巖

    六國愁看沉與浮,攜琴長嘯出神州。
    擬向煙霞煮白石,偶來城市見丹丘。
    受得金華出世術,期于紫府駕云游。

    唐詩三百首樂府贊頌寫人

    598 《寄白龍洞劉道人》 唐·呂巖

    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
    徒夸篯壽千來歲,也是云中一電光。
    一電光,何太疾,百年都來三萬日。

    599 《又記》 唐·呂巖

    數載樂幽幽,欲逃寒暑逼。
    不求名與利,猶恐身心役。
    苦志慕黃庭,殷勤求道跡。
    陰功暗心修,善行長日積。

    600 《秘訣歌》 唐·呂巖

    求之不見,來即不見。
    不見不見,君之素面。
    火里曾飛,水中亦見。

    * 關于陰路的詩詞 描寫陰路的詩詞 帶有陰路的詩詞 包含陰路的古詩詞(18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