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苔的詩詞(623首)

    561 《二十六日下山觀勝業寺禹柏偃臥地上分為九枝》 宋·項安世

    人言禹時柏,是否何必研。
    要知是古物,少亦逾千年。
    盤盤九龍子,脊尾何蜿蜒。
    疏髯挾雷雨,瘦骨含風煙。

    562 《省中橋亭即事》 宋·項安世

    虞閣跨芳沼,陰溪生綠苔。
    雨晴梅子長,春過芍花開。
    坐久談微縱,情深首重回。
    最憐清蔭里,時有細香來。

    563 《芭蕉》 宋·王铚

    六曲欄干院宇深,影連苔色晝沉沉。
    已將虛實論因果,尤稱風流寫醉吟。
    夢短不禁簾外雨,愁多常怯檻邊陰。
    可憐今古無窮恨,卷在凋零如寸心。

    564 《晚意》 宋·王铚

    山空寺古紫苔侵,更喜漁樵不見尋。
    坐對秋陰晚蕭瑟,風吹敗葉入廓深。

    565 《與陳去非夏致宏孫信道游南澗同賦四首》 宋·張嵲

    共坐石上苔,坐久溪陰轉。
    峰外晚林稠,山腹晴云散。

    566 《次韻太守會宜休亭二首》 宋·張嵲

    屐齒破苔色,林塘欣共尋。
    水光連竹塢,山翠上衣襟。
    疏柳搖斜日,高梧轉晚陰。
    娵偶休入詠,可怕兕觥深。

    567 《劉谷山》 宋·張嵲

    奉令事設險,茲山再經歷。
    歲暮陰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亞路低,老木參天直。
    下瞰穹谷中,眾樹紛若戟。

    568 《上二溪山》 宋·張嵲

    積雨連日夜,敢謂今旦晴。
    綠彩泛林端,愛此朝景明。
    晨炊肅徒馭,結束方上征。
    千巖屹穹隆,萬壑臨崢嶸。

    569 《題景溫筠居》 宋·張嵲

    昔游安康道,野竹曉森森。
    疏籬隱茅茨,置屋何幽深。
    卜鄰嗟未辦,長夢秋風林。
    如何嘉公子,得此蕭寺陰。

    570 《雜興》 宋·張镃

    龍泉伴太阿,潛伏如幾秋。
    光氣不容揜,夜夜沖斗牛。
    一朝堀青苔,雙龍獲兼收。
    拭以華陰上,百神見之愁。
    若使無張雷,恐非劍所羞。

    571 《南湖賦冬青花四首》 宋·張镃

    酷烈深憐格外香,樹邊苔氣與蒼涼。
    莫教糝徑渾如雪,快向青陰置竹床。

    572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云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 宋·張镃

    故殿檐陰石匯泉,針魚苔凈樂回旋。
    持杯挹取雖無暇,照影心腸更灑然。

    573 《看澗水自警》 宋·張镃

    昔往靈隱山,寺前貪看水。
    木陰鑒暉彩,泓渟絕塵滓。
    游鯈慣餅餌,敲欄聚如蟻。
    坐玩豈不佳,直須波浪起。

    574 《移石種竹橘》 宋·張镃

    野性樂閒寂,況值秋氣清。
    旋即東墻隈,削苔方甃平。
    石立稍退步,薜荔纏珠纓。
    橘香湖海趣,竹翠山林情。

    575 《何氏書堂》 宋·葉茵

    千歲松陰護一亭,風來猶帶讀書聲。
    雖無芳史摹勛業,自有青山說姓名。
    客撫豐碑苔剝落,春歸暗徑草生成。
    幾年訪古謀清隱,好借虛檐著短檠。

    576 《暘谷偶成》 宋·裘萬頃

    竹近頗忻衣袂爽,苔深長恐履痕侵。
    夜燈四壁圖書影,曉日一床花木陰。
    載酒只今誰好事,絕弦從昔為知音。
    區區外物成何用,慎勿緣渠愁此心。

    577 《日出》 宋·裘萬頃

    日出柴門尚嬾開,綠陰多處且徘徊。
    槐花滿地無人掃,半在墻根印紫苔。

    578 《湘西行》 宋·趙汝鐩

    吾嘗誦麓山盤紆句,又嘗誦深林玲瓏詩。
    前有工部后吏部,拈出千古湘西奇。
    扶藜游目逐蕭爽,捫蘿陟磴忘嶮巇。
    杉檜搖空蛟虬舞,嶺壑翳霧猿猱悲。

    579 《春暮》 宋·林景熙

    乾坤萬事上眉端,寂歷東風獨倚闌。
    白發余春能幾醉,綠陰細雨不多寒。
    香飄苔逕花誰惜,影落沙泉鶴自看。
    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攜就竹西彈。

    580 《漁舍觀梅》 宋·林景熙

    冷云漠漠護籬陰,瀟灑苔枝出竹林。
    影落寒磯和雪釣,香浮老瓦帶春斟。
    幾憑水驛傳芳信,祗許沙鷗識素心。
    回首西湖千樹遠,扁舟寂寞夢中尋。

    * 關于陰苔的詩詞 描寫陰苔的詩詞 帶有陰苔的詩詞 包含陰苔的古詩詞(6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