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者的詩詞(1003首)

    21 《贈道者》 唐·趙嘏

    華蓋飄飄綠鬢翁,往來朝謁蕊珠宮。
    幾年山下陰陽鼎,盡日澗邊桃李風。
    野跡似云無處著,仙容如水與誰同。
    應憐有客外妻子,思在長生一顧中。

    22 《訪道者不遇(一作訪僧不遇)》 唐·于武陵

    人間惟此路,長得綠苔衣。
    及戶無行跡,游方應未歸。
    平生無限事,到此盡知非。
    獨倚松門久,陰云昏翠微。

    山水自由生活

    23 《讀《陰符經》寄鹿門子》 唐·陸龜蒙

    清晨整冠坐,朗詠三百言。
    備識天地意,獻詞犯乾坤。
    何事不隱德,降靈生軒轅。
    口銜造化斧,鑿破機關門。

    24 《題懸溜巖隱者居》 唐·方干

    世人如要問生涯,滿架堆床是五車。
    谷鳥暮蟬聲四散,修篁灌木勢交加。
    蒲葵細織團圓扇,薤葉平鋪合遝花。

    25 《贈漁者(在湖南)》 唐·韓偓

    個儂居處近誅茅,枳棘籬兼用荻梢。
    盡日風扉從自掩,無人筒釣是誰拋。
    城方四百墻陰直,江闊中心水脈坳。
    我亦好閑求老伴,莫嫌遷客且論交。

    26 《懷紫閣隱者》 唐·杜荀鶴

    紫閣白云端,云中有地仙。
    未歸蓬島上,猶隱國門前。
    洞口人無跡,花陰鹿自眠。
    焚香賦詩罷,星月冷遙天。

    27 《懷紫閣隱者》 唐·杜荀鶴

    紫閣白云端,云中有地仙。
    未歸蓬島上,猶隱國門前。
    洞口人無跡,花陰鹿自眠。
    焚香賦詩罷,星月冷遙天。

    28 《仆射來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難并之說誠哉是言輒…兼簡尚書》 唐·白居易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難并。
    借問低眉坐,何如攜手行。
    ——白居易
    舊游多過隙,新宴且尋盟。

    29 《寄仰山光味長者》 唐·齊己

    大仰禪棲處,杉松到頂陰。
    下來雖有路,歸去每無心。
    鳥道峰形直,龍湫石影深。
    徑行誰得見,半夜老猿吟。

    30 《滿江紅(再至丹陽每懷務觀,有歌其所制者,因用其韻示王季夷、章冠之)》 宋·韓元吉

    江繞層城,重樓迥、依然山色。
    □□有、佳人猶記,舊家離別。
    把酒只如當日醉,揮毫剩欠尊前客。
    算平林、有恨寄傷心,煙如織。

    31 《滿江紅(中秋前同二使者賞月)》 宋·京鏜

    乘興西來,問誰是、平生相識。
    算惟有、瑤臺明月,照人如昔。
    萬里清涼銀世界,放教千丈冰輪出。
    便招邀、我輩上層樓,橫孤笛。

    32 《滿江紅(中秋邀茶漕二使者,不見月)》 宋·京鏜

    喜見中秋,急載酒、登樓邀月。
    誰料得、狂風作崇,浮云為孽。
    孤負闌干凝望眼,不教寶鑒懸銀闕。
    但筵前、依舊舞腰斜,歌喉咽。

    33 《一落索(歌者索詞,名之一東)》 宋·程垓

    小小腰身相稱。
    更著人心性。
    一聲歌起繡簾陰,都遏住、行云影。
    聞道玉郎家近。
    被春風勾引。
    從今莫怪一東看,自壓盡、人間韻。

    34 《一落索(歌者索詞,名之一東)》 宋·程垓

    小小腰身相稱。
    更著人心性。
    一聲歌起繡簾陰,都遏住、行云影。
    聞道玉郎家近。
    被春風勾引。
    從今莫怪一東看,自壓盡、人間韻。

    35 《賀新郎(代黃端夫·白牡丹,京師妓李師師也·畫者曲盡其妙,輸棋者賦之)》 宋·劉學箕

    午睡鶯驚起。
    鬢云偏、_松未整,鳳釵斜墜。
    宿酒殘妝無意緒,春恨春愁如水。
    誰共說、厭厭情味。

    36 《聲聲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親剝之)》 宋·吳文英

    寒筲驚墜,香豆初收,銀床一夜霜深。
    亂瀉明珠,金盤來薦清斟。
    綠窗細剝檀皺,料水晶、微損春簪。
    風韻處,惹手香酥潤,櫻口脂侵。

    37 《滿庭芳(壽富者·三月十八)》 宋·卓田

    柳暗千株,蓂翻三莢,當年神岳生申。
    畫堂慶會,今日賀生辰。
    寶鴨檀煙薰馥,頌椒觴、醽醁頻斟。
    殷勤勸,歌喉宛轉,恣樂醉紅裙。

    38 《陰飴甥對秦伯》 先秦·左丘明

    十月,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
    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不憚征繕以立圉也。
    曰:‘必報仇,寧事戎狄。

    古文觀止外交

    39 《人有負鹽負薪者》 唐·李延壽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
    少時,且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久未果,遂訟于官。
    惠遣爭者出,顧州紀綱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無答者。

    小學文言文寓理故事

    40 《莎衣丐者詩》 明·明無名氏

    怨風怨雨總皆非,風雨不來春也歸。
    蜀魄啼殘椿樹老,吳蠶吃了柘陰稀。
    墻頭紅爛梅爭熟,口角黃干燕學飛。
    自是欲歸歸未得,肩頭猶掛一莎衣。

    * 關于陰者的詩詞 描寫陰者的詩詞 帶有陰者的詩詞 包含陰者的古詩詞(10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