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童的詩詞(417首)

    381 《小游仙(四首)》 明·張羽

    門外南風吹葛花,弈棋人散樹陰斜。
    青童睡起渾無事,乞與神丹喂白鴉。

    382 《學士柏》 明·李東陽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巖柯先生所種也。
    東陽承詔受業,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棄諸生久矣

    間出題課諸吉士,弋陽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樹底’之

    383 《再經西涯》 明·李東陽

    拂樹穿云二里堤,綠陰深處鵓鳩啼。
    背城古路車塵少,隔岸人家酒幔低。
    清愛野僧來紫衲,醉扶童子當青藜。
    相逢卻恐知名姓,不向慈恩寺里題。

    384 《夏畦》 宋·艾性夫

    清晨步蔬畦,生意慘不綠。
    烈哉三足烏,覆此五鼎餗。
    呼童吸深清,且勿荒我菊。
    一片云有心,停陰作花屋。

    385 《曹家巷稅居三詠·小椿》 宋·孔武仲

    渺小墻陰數尺栽,兒童欲拔幾徘徊。
    須知造化機關敏,坐見童童羽扇開。

    386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387 《端午》 宋·陳宓

    雨淬菖蒲劍,云榮角黍絲。
    光陰驚老大,節物媚童兒。
    讒口千年恨,懷賢一日思。
    蘭蒿無好丑,采系用逄時。

    388 《筍》 宋·陳普

    書窗媚幽獨,萬竹真我儀。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時。
    斐亹弄月陰,挺拔出風姿。
    鳳吟逐神郁,春筍效珍奇。

    389 《排律十七韻賀阮侯伯子》 宋·戴表元

    芳城春樹晚,清海月弦初。
    瑞出三神島,光纏五馬車。
    眼中新鸑鷟,膝下小璠玙。
    錦褓看爭羨,犀顱畫不如。

    390 《春夜喜陳汝晦見過》 宋·戴表元

    乃翁治獄多陰德,之子論文有古風。
    尊俎祗容吾黨共,衣冠能得幾家同。
    書林有業何妨隱,徭籍無名莫怨窮。
    百歲相期今夕意,賴君咳唾起諸童。

    391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392 《題牧牛小卷》 宋·方回

    一童縱牛眠柳陰,一叟渡牛陂水深。
    此眠定無南可夢,此渡不憂人鮓甕。
    蓑風笠雨開荒寒,是誰幻化生毫端。
    嘻其太平古天下,不然人牛兩奚暇。

    393 《八月十四至十六日無月二首》 宋·郭印

    不見團圓桂景森,清輝一片本常今。
    欲看靜夜千家晝,先掃長空萬里陰。
    宇宙光明思佛掌,兒童嚬蹙見人心。
    茫茫千里憑誰問,每使良辰罷訪尋。

    394 《食蝦蟆詩》 宋·郭印

    蝦蟆胡為亦水族,形貌百丑誰爾憐。
    天陰雨濕得快意,鳴聲呷呷何囂喧。
    才離泥淖矜跳躑,腳手那解高攀緣。
    一時蛙蛤結儔侶,紆青拖紫紛駢闐。

    395 《中秋月試院中作呈莫少虛》 宋·郭印

    月色本無別,殊觀空世情。
    今宵云四卷,冰蟾照寰瀛。
    無端坐文闈,兀若翳雙睛。
    窺牖偶一見,始驗陰陽并。

    396 《讀易一首簡劉韶美》 宋·郭印

    學易不識日月魂,盲人展轉誤銅盆。
    分陰分陽發天秘,羲文孔子同一門。
    頭童習之老鬅鬙,熙熙未夢春臺登。
    一朝索得乾坤蘊,豈但潛龍及履冰。
    與君細評寶花紛,只恐鬼神潛聽聞。

    397 《答李師載》 宋·李復

    早歲賢關初闖首,五色長虹出君手。
    孤坐傲兀苦老羆,滿場輸伏甘居后。
    巨榜清曉揭宮墻,名姓喧傳天下口。
    天子未見已先知,云路風生看馳驟。

    398 《和李教授攄游溪阻風》 宋·李復

    去年春盡送春歸,溪邊曾與春風期。
    共期今歲春風到,卻話去年相別時。
    二月天回斗杓轉,沙際春風猶未知。
    咄咄向空但書怪,常有孤愁來兩眉。

    399 《七夕和韻》 宋·李復

    東方牽牛西織女,飲犢弄機隔河渚。
    西風忽起怨夜長,相望盈盈不得語。
    走投上帝貸金錢,五云飛來結香軿。
    曳裾指露天榆冷。

    400 《同劉君俞城西寺避暑》 宋·李復

    節欲春秋交,寒暑爭愈悍。
    故知陰陽氣,盛極暑方變。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爐,造物虐相玩。

    * 關于陰童的詩詞 描寫陰童的詩詞 帶有陰童的詩詞 包含陰童的古詩詞(4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