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濃的詩詞(496首)

    41 《壽星明》 宋·莫蒙

    翠樾陰濃,見嵩山洛水,紫薇光聚。
    鷟雛華飛,黃駒駿天下,夜擎香露奮身許玉斧,來作明堂一柱。
    試看人間,誰能具此,神峰眉宇。
    煙縷搖曳暗霧。

    42 《夏初臨(夏景)》 宋·劉涇

    泛水新荷,舞風輕燕,園林夏日初長。
    庭樹陰濃,雛鶯學弄新簧。
    小橋飛入橫塘。
    跨青蘋、綠藻幽香。

    秋天寫景感傷思念

    43 《夏初臨(夏景)》 宋·劉涇

    泛水新荷,舞風輕燕,園林夏日初長。
    庭樹陰濃,雛鶯學弄新簧。
    小橋飛入橫塘。
    跨青蘋、綠藻幽香。

    44 《滿江紅(春晚)》 宋·劉仙倫

    著意留春,留不住、春歸難戀。
    最苦是、梅天煙雨,麥秋庭院。
    嫩竹陰濃鶯出谷,柔桑采盡蠶成繭。
    奈沉腰、寬盡有誰知,難消遣。

    宋詞精選送別感傷

    45 《好事近(二月十八日)》 宋·劉仙倫

    桃李緣陰濃,屈指中和三六。
    恰是仙翁初度,靄瑞煙芬馥。
    歌喉宛轉繞華堂,總是長生曲。
    他日臨清亭上,看兒孫朝服。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46 《風入松(閨思)》 宋·康與之

    碧苔滿地襯殘紅。
    綠樹陰濃
    曉鶯啼破眉心事,舊愁新恨重重。
    翠黛不B62C重掃,佳時每恨難同。
    花開花謝任東風。
    此恨無窮。
    夢魂擬逐楊花去,殢人休下簾櫳。
    要見只憑清夢,幾時真個相逢。

    47 《平陽道中》 明·于謙

    楊柳陰濃水鳥啼,豆花初放麥苗齊。
    牙逢盡道今年好,四月平陽米價低。

    48 《書河上亭壁》 宋·寇準

    蟬鳴日正樹陰濃,避暑行吟獨杖筇。
    卻愛野云無定處,水邊容易聳奇峰。

    49 《無題三首》 宋·錢惟演

    香歇環沉無限猜,春陰濃淡畫簾開。
    有時盤馬看猶懶,盡日投壺笑未回。
    蝶怨豈能重傳粉,雉嬌疑待更求媒。
    啼粧不治金翹闇,腸斷溫郎玉照臺。

    50 《鶴》 宋·錢惟演

    碧樹陰濃接玉墀,幾年飛舞伴長離。
    天淵風雨多秋意,遼海煙波失舊期。
    自許一鳴聞逈漢,可隨三匝繞空枝。
    從來腐鼠何曾顧,不似鵷雛枉見疑。

    51 《初夏閑居》 宋·鮑鰲川

    杜門春又夏,貧不厭身閑。
    白日靜于水,綠陰濃似山。
    野蔬留客飲,小艇送僧還。
    卻憶西庵雨,泉聲石壁間。

    52 《初夏閒居》 宋·鮑壄

    杜門初入夏,貧不厭身閒。
    白日靜於水,綠陰濃似山。
    野蔬留客飯,小艇送僧還。
    卻憶西庵夜,泉聲石壁間。

    53 《苔》 唐·徐寅

    印留麋鹿野禽蹤,巖壑漁磯處處逢。
    金谷曉凝花影重,章臺春影柳陰濃
    石橋羽客遺前跡,陳閣才人沒舊容。
    歸去掃除階砌下,蘚痕殘綠一重重。

    54 《滿江紅·著意留春》 宋·劉仙倫

    著意留春,留不住、春歸難戀。
    最苦是、梅天煙雨,麥秋庭院。
    嫩竹陰濃鶯出谷,柔桑采盡蠶成繭。
    奈沈腰、寬盡有誰知,難消遣。

    55 《春詞》 宋·魯訔

    疊穎叢條以欲流,午陰濃處聽鳴鳩。
    兒童賭罷榆錢去,狼藉春風漫不收。

    56 《漁歌子·白云相逐度前峰》 元·周巽

    白云相逐度前峰。
    蘿壁猿啼翠幾重。
    清書寂,綠陰濃
    斧聲驚動鶴巢

    57 《漁歌子·白云相逐度前峰》 元·周巽

    白云相逐度前峰。
    蘿壁猿啼翠幾重。
    清書寂,綠陰濃
    斧聲驚動鶴巢

    58 《鶴》 宋·劉筠

    碧樹陰濃釦砌平,華亭歸夢曉頻驚。
    仙經若未標奇相,琴操何因寄恨聲。
    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身卻許雁能鳴。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軒是所榮。

    59 《戊申看花詩》 清·余懷

    寺對鐘陵第一峰,娑羅樹下午陰濃
    此身飄泊鶯花海,踏遍蓬山仗短筇。

    60 《青云亭》 宋·董居誼

    溪傍好山添翠濕,亭依喬木得陰濃
    有人欲踏青云路,認取城南第一峰。

    * 關于陰濃的詩詞 描寫陰濃的詩詞 帶有陰濃的詩詞 包含陰濃的古詩詞(4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