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幽幽的詩詞(1764首)

    141 《游齋山》 宋·項安世

    半生作夢身初到,此日游山興可知。
    小蓋曲穿楊柳岸,平輿斜掠槿花籬。
    層軒俯瞰人寰狹,陰洞幽尋古路危。
    滿寺留題誰最警,南唐人寫晚唐詩。

    142 《次沈儉夫求花木韻》 宋·陳傅良

    我意何不樂,我顏復何{忄典}。
    止齋有新畬,耕犢角已繭。
    止齋有溪水,釣席隨所展。
    兩山夾精舍,佳處迫廬峴。

    143 《用韻答邵國賢》 明·李東陽

    種樹長安不作陰,幽居何處解冠襟。
    閑逢北客論山價,老向南枝識鳥心。
    江水縱平終是險,惠峰雖好未為深。
    只應棹入荊溪去,遙聽吳歌答楚音。

    144 《中巖文老和予游字韻見寄用韻為報》 宋·晁公溯

    我雖券內士,常思方外游。
    未見夫鐵腳,況逢钁頭。
    癯然只樹老,隱此陰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145 《方塘》 宋·晁公溯

    清陰布幽徑,綠水溢回塘。
    筍長露漬粉,蓮開風壞妝。
    坐多惟踵息,躁定自心涼。
    學道今始得,頤生真有方。

    146 《秋陰》 宋·晁公溯

    出林云未斷,入坐雨初沾。
    急點鳴高瓦,寒聲瀉壞檐。
    懸墻閒玉麈,散帙亂牙簽。
    誰道幽居勝,吾今吏隱兼。

    147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148 《綠陰》 宋·顧逢

    夏木千重裹,春無跡可窺。
    靜如云聚處,動似雨來時。
    坐對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復歇,難認著巢枝。

    149 《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 宋·楊公遠

    數竿修竹半池荷,密掩柴門少客過。
    筆底畫能希李郭,囊中詩欠似陰何。
    一心夜月炯長在,兩鬢秋霜積未多。
    花甲明年重數起,幸逢塵世息兵戈。

    150 《綠陰亭上》 宋·楊時

    沙邊幽鳥傍清漪,瀧下漁船逆浪歸。
    身在輞川圖畫里,晴空惟欠雪花飛。

    151 《真宗汾陰禮畢親謝元德皇后室三首》 宋·真宗

    鶯驂復整,鶴駕難留。
    白云縹緲,紫府深幽。
    廟雖載止,神無不游。
    垂佑皇宋,以永鴻休。

    152 《醉翁亭記》 宋·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辭賦精選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宴飲山水抒情

    153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宋詞三百首婉約傷春春愁

    154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55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古詩三百首寫景思歸

    156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57 《蘇氏別業》 唐·祖詠

    別業居幽處,到來生隱心。
    南山當戶牖,灃水映園林。
    屋覆經冬雪,庭昏未夕陰。
    寥寥人境外,閑坐聽春禽。

    游覽寫景

    158 《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暮春歸故山草堂詩》 唐·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谷口 一作:溪上)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寫景抒情

    159 《蘭亭集序/蘭亭序》 魏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宴飲離別感傷感嘆人生

    160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 關于陰幽幽的詩詞 描寫陰幽幽的詩詞 帶有陰幽幽的詩詞 包含陰幽幽的古詩詞(17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