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崇的詩詞(237首)

    41 《奉和圣制瑞雪篇》 唐·張九齡

    萬年春,三朝日,上御明臺旅庭實。
    初瑞雪兮霏微,俄同云兮蒙密。
    此時騷切陰風生,先過金殿有馀清。

    友情

    42 《和崔尚書喜雨》 唐·張九齡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漢回。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
    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憂國憂民

    43 《嵩山天門歌》 唐·宋之問

    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紛窈窕兮巖倚披以鵬翅,洞膠葛兮峰棱層以龍鱗。
    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
    風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44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唐·杜審言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
    謳歌移火德,圖讖在金天。
    子月開階統,房星受命年。
    禎符龍馬出,寶箓鳳凰傳。

    宮廷生活茶葉

    45 《定情篇》 唐·喬知之

    共君結新婚,歲寒心未卜。
    相與游春園,各隨情所逐。
    君愛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艷姿,寒竹有貞葉。

    46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47 《辛丑歲十月上幸長安時扈從出西岳作》 唐·沈佺期

    西鎮何穹崇,壯哉信靈造。
    諸嶺皆峻秀,中峰特美好。
    傍見巨掌存,勢如石東倒。
    頗聞首陽去,開坼此河道。

    中秋節月亮

    48 《扈從出長安應制》 唐·沈佺期

    漢宅規模壯,周都景命隆。
    西賓讓東主,法駕幸天中。
    太史占星應,春官奏日同。
    旌門起長樂,帳殿出新豐。

    49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迎字)》 唐·源乾曜

    盛業光書府,征人盡國英。
    絲綸賢得相,群俊學為名。
    寵命垂天錫,崇恩發睿情。
    熏風清禁籞,文殿述皇明。
    日霽庭陰出,池曛水氣生。
    歡娛此無限,詩酒自相迎。

    50 《與諸公游濟瀆泛舟》 唐·李頎

    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
    洑泉數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詔書視三公。
    分官禱靈廟,奠璧沉河宮。

    51 《菊榮一篇五章》 唐·蕭穎士

    采采者菊,芬其榮斯。
    紫英黃萼,照灼丹墀。
    愷悌君子,佩服攸宜。

    52 《舟中遇陸棣兄西歸數日得廣陵二三子書知遲晚…墊西岸作》 唐·蕭穎士

    林烏遙岸鳴,早知東方曙。
    波上風雨歇,舟人叫將去。
    蒼蒼前洲日,的的回沙鷺。
    水氣清曉陰,灘聲隱川霧。

    53 《同德寺閣集眺》 唐·韋應物

    芳節欲云晏,游遨樂相從。
    高閣照丹霞,飗飗含遠風。
    寂寥氛氳廓,超忽神慮空。
    旭日霽皇州,岧峣見兩宮。

    54 《游瑯琊山寺》 唐·韋應物

    受命恤人隱,茲游久未遑。
    鳴騶響幽澗,前旌耀崇岡。
    青冥臺砌寒,綠縟草木香。
    填壑躋花界,疊石構云房。

    55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唐·杜甫

    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
    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
    即事壯重險,論功超五丁。
    坡陀因厚地,卻略羅峻屏。

    56 《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唐·杜甫

    客從南縣來,浩蕩無與適。
    旅食白日長,況當朱炎赫。
    高齋坐林杪,信宿游衍闃。
    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57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唐·顧況

    (十月之郊,造公室也。
    君子居公室,當思布德行化焉。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

    58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王氏)》 唐·權德輿

    筮水靈源濬,因山祔禮崇。
    從龍開ek路,合璧向方中。
    殿帳金根出,廞衣玉座空。
    唯馀文母化,陰德滿公宮。

    農村

    59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60 《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詩答之》 唐·劉禹錫

    故人博羅尉,遺我山姜花。
    采從碧海上,來自謫仙家。
    云濤潤孤根,陰火照晨葩。
    靜搖扶桑日,艷對瀛洲霞。

    * 關于陰崇的詩詞 描寫陰崇的詩詞 帶有陰崇的詩詞 包含陰崇的古詩詞(2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