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善的詩詞(347首)

    121 《思歸樂(林鐘商)》 宋·柳永

    天幕清和堪宴聚。
    想得盡、高陽儔侶。
    皓齒善歌長袖舞。
    漸引入、醉鄉深處。
    晚歲光陰能幾許。
    這巧宦、不須多取。
    共君把酒聽杜宇。
    解再三、勸人歸去。

    122 《醉蓬萊》 宋·晁端禮

    正中秋初過,淡碧云容,嫩涼天氣。
    紫府真仙,暫謫居塵世。
    慕道高情,照人清骨,是壽星標致。
    德在民心,勛藏帝室,清芬相繼。

    123 《慶壽光》 宋·晁端禮

    事在可疑,有司難之。
    次子論列于朝,特封壽光縣太君。
    誥詞有蘊仁積善之褒,因采綸言以名所居之堂曰“積善”,日與親舊歌酒為壽于其間,命族孫端禮作慶壽光曲,以紀一時之美。
    其詞曰:

    124 《沁園春》 宋·毛滂

    秀稟元精,靈鐘崧岳,命世大賢。
    自飛英任路,承流百里,郎官星彩,輝映經躔。
    勁柏凌霜,香梅嬌雪,珪月彎彎新上弦。
    垂弧節慶,麒麟古夢,此夜初圓。

    125 《醉蓬萊(送湯)》 宋·王千秋

    正歌塵驚夜,斗乳回甘,暫醒還醉。
    再煮銀瓶,試長松風味。
    玉手磨香,鏤金檀舞,在壽星光里。
    翠袖微揎,冰瓷對捧,神仙標致。

    126 《朝中措(以海錯為唐守壽)》 宋·管鑒

    暖風簾幕卷春陰。
    歌吹畫堂深。
    云袖纖纖捧玉,霞觴滟滟浮金。
    佳辰恨我,空傳善頌,阻綴朋簪。
    莫笑海濱鄉味,尊前會有知音。

    離別憶舊

    127 《轉調二郎神(三和)》 宋·劉克莊

    一筇兩屨,導從比、在京差省。
    更不草白麻,不批黃敕,稍覺心清力省。
    幸有善和書堪讀,何必然藜蕓省。
    且閣起莊騷,專看老易,課程尤省。

    128 《八聲甘州(雁)》 宋·劉克莊

    物微生處遠,往還來、非但稻粱求。
    似愛長安日,怕陰山雪,善自為謀。
    個里幸無鳴鏑,隨意占沙洲。
    歸興何妨待,風景和柔。

    129 《滿江紅(壽趙樞密)》 宋·牟巘

    七莢新春,問底事、以人為日。
    記貞觀、鄭公恰至,名因人得。
    況是今朝生上相,老天著意尤端的。
    便喚為、人日豈徒哉,公人杰。

    130 《意難忘》 宋·張炎

    輒愛嘆不能已,因賦此以贈。
    余謂有善歌而無善聽,雖抑揚高下,聲字相宣,傾耳者指不多屈。
    曾不若春蚓秋蛩,爭聲響于月籬煙砌間,絕無僅有。
    余深感于斯,為之賞音,豈亦善聽者耶。

    131 《括沁園春》 宋·林正大

    廬阜諸峰,爐峰絕勝,草堂介焉。
    敞明窗凈室,素屏虛榻,要仰觀山色。
    俯聽流泉。
    中有池臺,旁多竹卉,夾澗杉松高刺。

    132 《應天長》 宋·楊澤民

    夭桃弄粉,繁杏透香,依然舊日顏色。
    奈彼妒花風雨,邊陰過寒食。
    金釵試尋妙客。
    正晝永、院深人寂。

    133 《寶鼎現(壽李端明)》 宋·程必

    綠楊欲舞,紅杏微笑,春工漸侈。
    試僂指、自從嘉定,數到寶慶□□里。
    無一歲、不書年大有,問元功誰燮理。
    □□□、于變雍熙,如此自當千歲。

    追憶思鄉傷懷感慨

    134 《西江月(壬辰自壽)》 宋·程必

    天上初秋桂子//今歲七月,月中桂子下。
    庭前八月丹花。
    一年一度見仙槎。
    秋色分明如畫。
    愿把陰功一脈,燈燈相續無涯。
    降祥作善豈其差。
    永作漁樵嘉話。

    古詩三百首寫景

    135 《觀棋長吟》 宋·邵雍

    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閑看客爭棋。
    搜羅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圍。
    局合龍蛇成陣斗,劫殘鴻雁破行飛;
    殺多項羽坑秦卒,敗劇符堅畏晉師。

    136 《二翁登泰山》 未知·佚名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然(但)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

    小學文言文故事哲理初中文言文勵志故事

    137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38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39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140 《正氣歌》 宋·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詠史懷古愛國

    * 關于陰善的詩詞 描寫陰善的詩詞 帶有陰善的詩詞 包含陰善的古詩詞(3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