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陰刻的詩詞(247首)

    121 《游白云寺》 明·梁有譽

    崇岫控越徼,巍鎮峙郊甸。
    崒峍億劫余,迢遞百里見。
    疏嶺何岑峭,陽林郁蓊蒨。
    峻擬玄天平,俯瞰海日炫。

    122 《招復見心書記(見心,豫章人,時留山中遠公》 明·完璞琦公

    坐對芭蕉樹,題詩憶豫章。
    高秋居石室,落日臥藤床。
    衣薄云霞濕,心清草木涼。
    亮公名不忝,遠老約難忘。

    123 《重過潘氏隱居》 明·許繼

    刻詩新篁上,粉節吹幽香。
    密林若廣廈,萬斛含晝涼。
    陰草澗芳潔,古苔石老蒼。
    諒無答清景,詠言示不忘。

    124 《春思曲》 明·俞允文

    江南花時二三月,少婦乘春逐芳節。
    心性穩愜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悅。
    青絲刻帶錦作裳,寶扇輕搖翡翠光。
    蕓房露冷春窗火,蘭徑煙開粉膩香。

    125 《自畫山居圖歌贈宜春朱隱君地理專門》 明·虞堪

    朱侯有隱居,乃在宜春間。
    東游久未已,浩蕩忘其還。
    山川神氣具在眼,窮幽賾隱知何限。
    黃河之源出昆侖,千里萬里盤旋屈折支天根。

    126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127 《和陶讀《山海經》》 宋·蘇軾

    子政洵奇逸,妙算窮陰陽。
    淮南枕中訣,養煉歲月長。
    豈伊臭濁中,爭此頃刻光。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黃。

    128 《南堂五首》 宋·蘇軾

    江上西山半隱堤,此邦臺館一時西。
    南堂獨有西南向,臥看千帆落淺溪。
    暮年眼力嗟猶在,多病顛毛卻未華。
    故作明窗書小字,更開幽室養丹砂。

    129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宋·蘇軾

    〔熙寧十年,詔以龍山廢佛祠為表忠觀。
    元豐二年,通教自杭來,見予于吳興。
    問:“觀亦卒工乎?”曰:“未也,杭人比歲不登,莫有助我者。
    ”余曰:“異哉,杭人重施輕財,是不獨為福田也,將自托于不朽,今歲成矣,子其行乎?”及還,作詩送之。

    130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宋·蘇軾

    先王舊德在民心,著令稱忠上意深。
    墮淚行看會祠下,掛名爭欲刻碑陰。
    凄涼破屋塵凝坐,憔悴云孫雪滿簪。
    未信諸豪容郭解,卻從他縣施千金。

    131 《次韻子由種杉竹》 宋·蘇軾

    散庭空雀噪入檐,閉門獨宿夜厭厭。
    似聞梨棗同時種,應與杉篁刻日添。
    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
    先生坐待清陰滿,空使人人嘆滯淹。

    132 《題寶巖寺寒碧亭二首》 宋·王安石

    兩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曲篆紋平。
    綠陰隱隱無重數,欲去黃鸝又一聲。

    133 《次韻蔣穎叔南郊祭告上清儲祥宮》 宋·秦觀

    特起朝陽內,祠宮極邃清。
    高窗闚玉女,巨闑守昌明。
    盛掩秦諸畤,雄逾漢兩京,垣橫天上紫,洲露海中瀛。

    134 《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賦得深字》 宋·秦觀

    太史抱孤韻,暢懷在登臨。
    別乘載鄒枚,佳辰事幽尋。
    參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
    清磬發疏箔,妙香橫素襟。

    135 《和孫莘老游龍洞寄孫傅師》 宋·秦觀

    葦蕭傳火度冥冥,作入清都醉魄醒。
    草隱月崖垂風尾,風生陰穴帶龍腥。
    壁間泉貯千鍾碧,門外天橫數尺青。
    更欲仗筇留頃刻,卻疑朝市已千齡。

    136 《東軒》 宋·陸游

    終日在東廂,閑消百刻香。
    一枰分黑白,雙硯列朱黃。
    荷氣侵簾馥,桐陰覆井涼。
    前知今夕夢,孤榜上瀟湘。

    137 《再和》 宋·楊萬里

    三月陰晴頃刻分,晚來非午午非晨。
    閉門細草新蒲雨,過眼飛花落絮春。
    顧我江湖釣竿客,識君臺閣步云人。
    柯山不患無人作,便合留中作近鄰。

    138 《東園幽步見東山》 宋·楊萬里

    日日花開日日新,問天乞得自由身。
    不知白發蒼顏里,更看南溪幾個春。
    何曾一日不思歸,請看誠齋八集詩。
    到得歸來身已病,是儂歸早是歸遲。

    139 《呈胡希元進士二首》 宋·宋祁

    離邦嗟病免,道舊樂朋簪。
    刻畫忘齊丑,膏肓倚鄭箴。
    軒鴻遡霄路,和鶴答溪陰。
    為薙求羊徑,時容一往尋。

    140 《贈張嘉甫》 宋·張耒

    浮舟大江里三千,歸握先隴清淮壖。
    杜門古寺厭岑寂,夢寐清潁如家山。
    汝陰昔謬稱刺史,自愧何術蘇恫瘝。
    平生為吏甘賤拙,敢作蟊賊傷民田。

    * 關于陰刻的詩詞 描寫陰刻的詩詞 帶有陰刻的詩詞 包含陰刻的古詩詞(2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