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門四十九年多,細讀公書百遍過。今歲摘抄靖州作,遁翁堪配不傳軻。
濂翁傳到紫陽朱,復見嘉端此大儒。一論道原一原道,他求倫擬漢唐無。
漢唐臺閣畫功臣,何似宣尼從祀人。欲繪兩賢繼張呂,臨邛魏老建安真。
投荒彌遠兇徒熾,出督清之狡計行。得柄欺君例如此,國亡徒剩正人名。
瀛登湘渡偶皆同,一了乾坤此兩翁。前后身吾雖未信,俱遭權孽肆奸兇。
昭代英髦盛,文儒氣數還。天明黃道日,地重紫陽山。斗食三年內,孤燈午夜間。晦翁元不死,鑽仰定睎顏。
山好鄰書塾,溪翁割釣磯。許時為客久,長是送人歸。子去青衿喜,吾衰白發稀。會須桐蔭底,酬唱羽觴飛。
昔年初弱冠,丙午創書堂。四海仰朱子,萬山環紫陽。工夫誰久大,邃密要商量。舊日鵝湖語,端能子細詳。
煙江疊嶂子能學,都尉后身王姓同。詩畫驚逢兩奇麗,賞音吾愧玉堂翁。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云石長掛眼,云何不攀躋。攀躋有何求,林木心所約會。欣欣豈在目,昔有秦隱君。
笑推窗戶揖青山,茶鼎松風入耳潺。老去已知今世錯,貧來剩得此身閒。漱流枕石心長在,涉水穿林步已難。六十年來醉題壁,那知尚在白云間。
一曲相思斷玉弦,白芙蓉畔水生煙。自從上國人相別,每看中秋月不圓。蜀馬嘶風驚韃鼓,吳兒殺氣暗漁船。何當跨鶴來陽羨,同訪黃龍古洞天。
千家名滿百家村,細說淮南欲斷魂。師到鄉關勤問讀,古人今有幾人存。
招提雄冠浦邊州,寶藏瑯函眩電眸。更出故人奇絕句,相看知是贊公流。
南雪不到地,玄冬偏滿山。春風仍料峭,彩袂正斕斑。廣廈千間靜,虛空一宿閒。此身如羽翼,飛倦始知還。
征鞍初自富沙還,亂葉殷紅點碧山。客里黃花驚度節,鏡中白發巧摧顏。三休磴道惟頻嘆,一飯茆檐得暫閑。為想成均新榜帖,阿奴才力勝黃間。
曉入山陽古渡頭,輕帆獵獵送行舟。風師憐我征程滯,頃刻揚舲到泗州。
一陣南風更帶回,輕扶柂櫓疾于飛。舟行若借帆檣便,細數何數十日歸。
梅花時節屢開樽,欲贈梅花欠可人。今日有人梅樣好,逢君同賞雪中春。
欲作山陰興盡回,良思與子把離杯。要須人境俱清絕,好抱瑤琴踏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