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陽和氣的詩詞(776首)

    141 《種罌粟》 宋·李復

    前年陽亢驕,旱日赤如血。
    萬里隨羽書,揮鞭無留轍。
    炎毒乘我虛,兩歲苦病蝎。
    遇夏火氣高,煩蒸不可活。

    142 《和沈潛誠崔氏園九尾龜》 宋·李復

    天生神物非偶然,此龜不知今幾年。
    世傳一尾直百歲,計應生在晉魏前。
    長江不掛豫且網,得來佳處游林泉。
    穹然蒼甲大如屋,欲負三山翔群仙。

    143 《酬林志寧》 宋·楊時

    君不見昔時卜年公,坼龜食墨瀍澗東。
    伊流洛水環紫宮,廣輪千里天地中。
    真人一往不復見,鼎湖弓劍空遺蹤。
    陰陽所交風雨會,和氣自古生英雄。

    144 《和庫部李員外秋夜寓直之作》 唐·宋之問

    相庭貽慶遠,才子拜郎初。
    起草徯仙閣,焚香臥直廬。
    更深河欲斷,節勁柳偏疏。
    氣耿凌云筆,心搖待漏車。
    叨榮廁儔侶,省己恧空虛。
    徒斐陽春和,難參麗曲馀。

    145 《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鼠雀谷之作》 唐·王丘

    襟帶三秦接,旂常萬乘過。
    陽原淑氣早,陰谷沍寒多。
    花縟前茅仗,霜嚴后殿戈。
    代云開晉嶺,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堯俗,南風動舜歌。
    一聞天樂唱,恭逐萬人和。

    146 《奉和四月三日上陽水窗賜宴應制得春字》 唐·孫逖

    今日逢初夏,歡游續舊旬。
    氣和先作雨,恩厚別成春。
    鳳吹臨清洛,龍輿下紫宸。
    此中歌在藻,還見躍潛鱗。

    147 《和張丞相春朝對雪》 唐·孟浩然

    迎氣當春至,承恩喜雪來。
    潤從河漢下,花逼艷陽開。
    不睹豐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鹽如可擬,愿糝和羹梅。

    148 《和張丞相春朝對雪》 唐·孟浩然

    迎氣當春至,承恩喜雪來。
    潤從河漢下,花逼艷陽開。
    不睹豐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鹽如可擬,愿糝和羹梅。

    149 《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 唐·司空曙

    元日爭朝闕,奔流若會溟。
    路塵和薄霧,騎火接低星。
    門響雙魚鑰,車喧百子鈴。
    冕旒當翠殿,幢戟滿彤庭。

    150 《皇帝移晦日為中和節》 唐·呂渭

    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
    淑氣同風景,嘉名別詠歌。
    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
    歷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隨春令發,鴻度歲陽過。
    天地齊休慶,歡聲欲蕩波。

    151 《奉和圣制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百僚》 唐·權德輿

    玉醴宴嘉節,拜恩歡有馀。
    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風天籟虛。
    和聲度簫韶,瑞氣深儲胥。
    百辟皆醉止,萬方今宴如。
    宸衷在化成,藻思煥瓊琚。
    微臣徒竊抃,豈足歌唐虞。

    152 《奉和圣制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百僚》 唐·權德輿

    玉醴宴嘉節,拜恩歡有馀。
    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風天籟虛。
    和聲度簫韶,瑞氣深儲胥。
    百辟皆醉止,萬方今宴如。
    宸衷在化成,藻思煥瓊琚。
    微臣徒竊抃,豈足歌唐虞。

    153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奉呈門…中書相公》 唐·權德輿

    五更鐘漏歇,千門扃鑰開。
    紫宸殘月下,黃道曉光來。
    辨色趨中禁,分班列上臺。
    祥煙初繚繞,威鳳正裴回。

    154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唐·權德輿

    威鳳翔紫氣,孤云出寥天。
    奇采與幽姿,縹緲皆自然。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聳風俗,豈必效羈牽。

    155 《和侯協律詠筍(侯喜也)》 唐·韓愈

    竹亭人不到,新筍滿前軒。
    乍出真堪賞,初多未覺煩。
    成行齊婢仆,環立比兒孫。
    驗長常攜尺,愁乾屢側盆。

    156 《賦得春風扇微和》 唐·陳通方

    習習和風扇,悠悠淑氣微。
    陽升知候改,律應喜春歸。
    池柳晴初拆,林鶯暖欲飛。
    川原浮彩翠,臺館動光輝。
    泛艷搖丹闕,揚芳入粉闈。
    發生當有分,枯朽幸因依。

    157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 唐·白居易

    君得嘉魚置賓席,樂如南有嘉魚時。
    勁氣森爽竹竿竦,妍文煥爛芙蓉披。
    載筆在幕名已重,補袞于朝官尚卑。

    158 《皇帝移晦日為中和節》 唐·王季友1

    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
    淑氣同風景,嘉名別詠歌。
    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
    歷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隨春令發,鴻度歲陽過。
    天地齊休慶,歡聲欲蕩波。

    159 《皇帝移晦日為中和節》 唐·王季友1

    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
    淑氣同風景,嘉名別詠歌。
    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
    歷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隨春令發,鴻度歲陽過。
    天地齊休慶,歡聲欲蕩波。

    160 《浣溪沙(用前韻再答幼安)》 宋·葉夢得

    綠野歌歡喜見分。
    驟驚和氣曉來勻。
    妙歌誰敢和陽春。
    梅蕊舊年迎臘雪,月華今夜破寒云。
    獨醒爭笑楚人魂。

    * 關于陽和氣的詩詞 描寫陽和氣的詩詞 帶有陽和氣的詩詞 包含陽和氣的古詩詞(7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