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開懷,今朝闡醮,就中別有清歡。風朋霞友,皆至并擎丹。唯許涇陽舊契,俱澄凈、眼界敷寬。專邀請,諸公上士,總愿赴仙壇。
云以無心出,云歸亦何心。樵牧窺其藏,妄意此阻深。
涓涓自空來,霏霏復不見。安得自尤物,使我耳目亂。
一壑亦易得,安得桂林林。道人偶見之,不是歲月深。
憑欄時獨立,萬象皆見前。若非著眼高,亦是天一偏。
嘗聞鳳棲梧,梧老鳳未棲。今我昌佇立,不知月東西。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況復得此山,心事與境同。
鬵釜吾已溉,吾纓亦無塵。窪石以潴之,恐有抱甕人。
促膝有仙凡,爛柯無小大。誰知桃源人,不在秦晉外。
清曉閱草木,各具天一水。安用學餐玉,將以蘄不死。
兩岸束青天,中有月皎皎。乍可謂月低,不可謂天小。
夜來忽夢洞賓仙,四十年前戊午年。老樹精祠觀畫像,岳陽樓醉誦詩篇。喜逢巾裹真相似,獲接杯行豈偶然。喚起沅湘舊游興,洞庭飛過水如天。
將宮報國寸心丹,滿眼兒孫盡好官。一品已頒新印綬,九重猶許舊衣冠。碑存峴首懷羊祜,箭著浮圖恨賀蘭。公論百年應自定,且留忠節后人看。
浮沈宦海幾春秋,歲晚重來舊典州。昔日青山雖在眼,故侯白發已盈頭。吟邊感慨關情久,忙里工夫著意偷。聞說峽江春漲晚,擲帆聊為此邦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