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陽臺期的詩詞(177首)

    161 《送懷英訪廬山》 宋·曹勛

    臺岳相逢麋鹿墟,識公風骨秀而癯。
    山林訪道誠多切,云水期真進所如。
    爐鼎丹砂知煉己,關河霜霰不妨渠。
    它時應有衡陽雁,莫忘南來一紙書。

    162 《陳漕生辰代楊文作》 宋·仲并

    六管陽初復,前宵月尚圓。
    長庚俄夢李,崧岳故興宣。
    國使新恩數,忠臣夙眷偏。
    節龍開遠目,衣繡聳華年。

    163 《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 宋·仲并

    西風迎公來,東風送公去。
    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
    無酒對公傾,有懷為公賦。
    夫子文武資,亦復廓廟具。

    164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65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166 《寄韓季蕭二首》 宋·趙蕃

    怕到看經院,愁登擬峴臺。
    人言已仙佛,我意只悲哀。
    此道誰人付,陵陽有后來。
    款門期一見,投刺只空回。

    167 《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 宋·程公許

    仙李蟬嫣系緒長,彤巖譜牒自曹王。
    滔滔江漢流波漫,濯濯芝蘭奕葉芳。
    陵井已偕儒術顯,異巖尤擅史才良。
    榆枌倍借鈞重,閥閱高騰萬丈光。

    168 《經進百韻詩》 宋·岳珂

    永佑當臨御,重熙極泰亨。
    物窮隍土復,地大蘗牙萌。
    蕞爾瀛懦圖,違吾海上盟。
    烽煙昏九土,氛霧塞三精。

    169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170 《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宋·董嗣杲

    空云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
    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低,塔鈴喧風際天吹。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171 《苕溪行》 宋·葉茵

    吳松江頭田舍翁,年年苕溪搖飛篷。
    沿溪楊柳舊相識,問翁何事猶西東。
    心欲無言淚如洗,松楸正在西山裹。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為期春夢耳。

    172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173 《丘大卿天柱峰圖》 明·張羽

    昔聞安期生,飄飖入秦京。
    上書三月初報罷,拂袖去作蓬萊行。
    卻笑叔孫通,俯仰咸陽城。
    長生亦何補,身后留空名。

    174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175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176 《寄眠云處士》 宋·宋無

    聞說華陽洞,人間第八天。
    茅君旌屢降,弘景駕常延。
    地吐黃金氣,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發,朱草葉春妍。

    177 《次韻次中寄莘老學士》 宋·蘇頌

    曾見臺烏朝夕飛,尚稽雙鳳浴天池。
    遠方隨牒應難久,同好彈冠即有期。
    佐幕暫來光右席,還家聊去植芳籬。
    睢陽老尹欽才望,待看同升贊盛時。

    * 關于陽臺期的詩詞 描寫陽臺期的詩詞 帶有陽臺期的詩詞 包含陽臺期的古詩詞(1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