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陽刻的詩詞(288首)
161
《重過姑蘇有感》 明·貢悅
昔客蘇臺鬢未霜,不知塵世有悲傷。
聯詩刻燭過三鼓,一月看花醉幾場。
紅袖舞殘歌緩緩,錦箏彈罷雁行行。
重來底用嗟興廢,亦有咸陽與洛陽。
163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164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165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166
《飛花曲》 明·黎民表
長安戚里競春陽,桃李花開夾道傍。
遙裔鶴煙籠上苑,豐茸雞樹邇明光。
濯錦含霞非一色,刻翠施紅映朝日。
同心并蒂引鴛雛,接葉交枝棲鳳翼。
167
《游白云寺》 明·梁有譽
崇岫控越徼,巍鎮峙郊甸。
崒峍億劫余,迢遞百里見。
疏嶺何岑峭,陽林郁蓊蒨。
峻擬玄天平,俯瞰海日炫。
170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171
《扈從度龍門作》 明·王英
邊塞山川壯,關城地勢雄。
崖傾開鳥道,路險瞰龍宮。
后隊千旗擁,前驅一騎通。
紆回多傍澗,登陟半凌空。
172
《題張得中江村書屋》 明·袁廷玉
一江流水繞村長,煙樹依微帶夕陽。
不是季真湖上宅,定應子美瀼西堂。
閉門讀《易》潮平岸,刻燭吟詩酒滿觴。
他日東歸訪幽勝,瑤琴為我奏清商。
176
《泛潁》 宋·蘇軾
我性喜臨水,得潁意甚奇。
到官十日來,九日河之湄。
吏民笑相語,使君老而癡。
使君實不癡,流水有令姿。
179
《和至日北園讌集》 宋·晏殊
清曉融風肅桂堂,郡寮多暇舞筵張。
臺高已驗云容媚,日暖懸知刻漏長。
溪子弩寒千命中,蘭英酒熟百傳觴。
官曹事集神都近,預拜需函慶一陽。
* 關于陽刻的詩詞 描寫陽刻的詩詞 帶有陽刻的詩詞 包含陽刻的古詩詞(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