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阜跡的詩詞(57首)

    41 《梁鼓吹曲 桐柏山》 南北朝·沈約

    桐柏山。
    淮之首。
    肇基帝跡。
    遂光區有。

    42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43 《再和董令升雪二首》 宋·王之道

    欲下閒庭不蹋泥,但驚飛絮與階齊。
    一枝誤失禽棲穩,三窟遙應兔跡迷。
    填寒澗溪還地厚,壅培山阜覺天低。
    寒光照應東窗白,咿喔應先報曉雞。

    44 《送陳資深歸廣》 明·楊基

    丈夫輕別離,投老欲入廣。
    奈何干戈際,萬里涉沆漭。
    茲城頗阜庶,有女供奉養。
    世亂得粗安,胡勞問鄉黨。

    45 《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 宋·鄭獬

    獨鶴志萬里,不肯安故林。
    排翮下岷山,浩蕩窮幽尋。
    初來識京師,魏闕郁蕭森。
    講書勤萬乘,賜服照華簪。

    46 《送曹蘊清歸廬山》 宋·曹勛

    吾宗出西蜀,托跡廬阜岑。
    恭禮清虛尊,相與道義深。
    別時白日長。
    忽茲秋云陰。
    永懷一笑粲,水云勞我心。

    47 《陪梁大諫察院同登蔣山》 宋·吳芾

    山如屏障阜如鐘,中有巍巍古梵宮。
    六代興王俱掃跡,一僧遺堪尚摩空。
    萬松雪類長波掛,八水源從異域通。
    家在天臺最深處,見山不憶故山中。

    48 《趙忠簡送春詩帖贊》 宋·岳珂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
    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
    瘴煙浩淫,雜海霧只。
    憔悴行吟,閴島嶼只。

    49 《石頭城》 宋·周弼

    點點凝煙望未收,六朝遺跡遍荒丘。
    自從絳闕雄江面,誰把朱泥染石頭。
    崗斷曉榛雙阜虎,岸長春草一灘鷗。
    諸公多少新亭恨,不是知心莫上樓。

    50 《是歲之夏紫芝復生成叢大者徑七八寸》 宋·衛宗武

    異物不易遇,其出由地靈。
    伊耆闡坤珍,三秀既挺生。
    賦形雖恨小,殊喜見未曾。
    朱明復薦祥,仟種茂叢莖。

    51 《過太常寺簿謝公故第》 宋·黎廷瑞

    落日廬阜紫,飛砂湖水黃。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層岡。
    丹梯遂寥邈,沈思熱中腸。
    當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

    52 《貧游》 宋·董嗣杲

    厄貧作客嗟不辰,棲危更覺懷家頻。
    接泥渡頭漫簇云,飛雪成塊打倒人。
    隔江黃梅山嶙峋,莫障疆場風沙塵。
    巴河未放船出津,歲晚客子多苦辛。

    53 《九月十日獨游鐘山》 宋·項安世

    天時少佳日,人事多嬰懷。
    選勝難兩遇,卜征非一乖。
    平生夢鐘阜,一月榜秦淮。
    半世跡方近,三旬心始諧。

    54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55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56 《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 宋·蘇頌

    官柳春來已可攀,使君旌蓋駐江干。
    還頒明詔恩優渥,坐使環封俗阜安。
    西塞山川馀舊跡,南樓風月有清歡。
    幕中才雅今應盛,暇日追游興未闌。

    57 《游保寧院練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題用業字韻》 宋·蘇頌

    寺本梁瓦棺,地臨吳建業。
    何人構虛亭,勝概壓危堞。
    巖扃豁常開,江練靜相協。
    洪濤雖震騰,迅流終妥帖。

    * 關于阜跡的詩詞 描寫阜跡的詩詞 帶有阜跡的詩詞 包含阜跡的古詩詞(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