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闕車的詩詞(501首)
321
《高陽行》 明·屠應埈
君不見高陽酒徒氣若虹,酒酣仗劍謁沛公。
褒衣側注反遭罵,豎儒瞋目稱而翁。
軍門拾謁使者入,麾矛雪足來趨風。
儒冠自昔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
325
《青州歌》 明·吳斌
青州高城雄九州,城門天上飛瓊樓。
羽林兵衛若熊虎,劍戟耀日寒光浮。
迢迢紫陌香塵起,車馬爭馳迅流水。
飛甍萬井碧鱗鱗,綠樹連陰柳營里。
326
《洛陽道》 明·薛蕙
鳳闕正中天,龍池帶洛川。
層城三市列,復道兩宮連。
錦障藏歌伎,羊車戲少年。
更逢嵇阮輩,長嘯酒壚前。
32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28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329
《別南塘子》 明·左國璣
五月麥熟繭繰絲,黃鸝啄椹鳴桑枝。
南風送帆五兩急,吳江酒船初到時。
牛車日轉曹門進,鼓市樓西集成鎮。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壺瀉出黃金嫩。
331
《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晚,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
333
《導引·帝城父老》 宋·蘇軾
帝城父老,三歲望堯心。
天遠玉樓深。
龍顏仿佛笙簫遠,腸斷屬車音。
離宮春色瑣瑤林。
云闕海沈沈。
遺民猶唱當時曲,秋雁起汾陰。
334
《南都妙峰亭》 宋·蘇軾
千尋掛云闕,十頃含風灣。
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钚。
池臺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
335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 宋·蘇軾
風吹河漢掃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碾暗塵。
回首舊游真是夢,一簪華發岸綸巾。
336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宋·蘇軾
只知楚越為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
此身如線自縈繞,左旋右轉隨繅車。
誤拋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従稚川隱羅浮,先與靈運開永嘉。
337
《感舊詩》 宋·蘇軾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殘月影,悵焉感初涼。
338
《感舊詩(并引)》 宋·蘇軾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游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凄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340
《奉和圣製上元》 宋·晏殊
風掖千門迥,金缸四照然。
市圜通夜闕,歌肆與云連。
疊鼓迷清漏,游車際曉天。
泛膏仍潔祀,蠶麥佇登年。
* 關于闕車的詩詞 描寫闕車的詩詞 帶有闕車的詩詞 包含闕車的古詩詞(5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