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闕處的詩詞(709首)
461
《賡上賜病歸韻》 宋·陳堯叟
寅會丁昌運,訏謨愧瑣才。
微功酬帝造,邁級處公臺。
辭位囊封上,逾涯寵數來。
維藩分圣寄,涕泗遠丹臺。
旌仰宸章降,降彌睿眷回。
載賡誠寡和,望闕幾徘徊。
462
《海月巖》 宋·戴應魁
誰把巉巖巧鑿開,分明幻出小蓬萊。
風迎蜃氣樓臺起,浪涌蟾光宮闕來。
海闊魚龍自吞里。
云深鸞鶴共徘徊。
禪師九座經游處,一訪遺蹤為拂埃。
463
《題昌山圣姥廟》 宋·甘同叔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復嶺如奔馳。
行逢山斷水流處,閱城廟枕山之西。
我來落日在前嶺,摩挲一讀廬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余文字光陸離。
464
《再扈從游小山二首》 宋·過孟玉
仙闕岧嶢紫翠凝,蓬萊樓觀喜重登。
桫欏樹老當金殿,靈壁峰高倚玉繩。
輦路苔深龍甕古,瀛洲風靜海波澄。
分明記得經行處,曾侍君王到上層。
465
《榕陰圖》 宋·胡夢昱
古人遺直今人是,肯效鄉原事踽涼。
不把危言陳北闕,因何著腳到南荒。
排奸斥佞風霜手,耐冷禁寒鐵石腸。
贏得榕陰濃密處,忘言默坐對爐香。
466
《贈陳宗之》 宋·黃順之
羨君家闕下,不踏九衢塵。
萬卷書中坐,一生閒裹身。
貪詩疑有債,閱世欲無人。
昨日相思處,桐花爛熳春。
468
《留題碧落洞》 宋·連希元
神仙誰道杳難窮,老俗相傳住此宮。
山裂舊分三鳧洞,羽飛曾馭九天風。
玉為雙闕無塵到,云作丹梯有路能。
誰問稚川何處在,儼然金灶列壺中。
469
《題徐氏金湖書院》 宋·梁白
煙霞縹緲鎖仙鄉,萬卷詩書一草堂。
孝義聲華輝北闕,門閭烜赫照南方。
千尋瀑布侵肌冷,四季間花撲鼻香。
正是人間無敵處,王公詩版砌虹梁。
470
《鳴玉泉》 宋·陸九韶
朅來坐幽亭,恍在昆山曲。
清越聲盈耳,群工琢良玉。
又疑躋金闕,仙班佩相屬。
圓環碎瓊琚,登降互擊觸。
灑然襟袍爽,無處著利欲。
不貪以為寶,對此景高躅。
471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472
《題雪霽望弁山圖》 宋·錢選
倚天蒼弁獨崔嵬,仙闕游遨愧不才。
攬鏡頻嗟雙鬢改,推窗三見六花開。
山中酒戶沖寒去,城里行人踏雪來。
安得時晴風日好,竹林深處且銜杯。
473
《偈頌九十三首》 宋·釋梵琮
打鼓槌鑼競上竿,幾人平地足心酸。
七峰有個安身法,袖手無言冷處看。
看即易,上即難。
搭索上橫身,剎竿上斗走。
474
《乾明節祝圣壽》 宋·四錫
鸞杯進酒近天顏,拜舞風清響佩環。
瑞日正高重御宴,摵鞭才定再催班。
霓旌絳節仙家樂,金闕銀臺海上山。
綺陌曉來回在望處,綺陌曉來回在望處,建章樓閣紫云間。
475
《贈朱質》 宋·宋寧宗
袖手長才世路輕,愛閑那有鬻榮名。
掛冠便欲辭丹闕,策杖還歸老故城。
適喜不求三仕喜,傳家惟有十分清。
林間佳處真恬退,好向廉泉自濯纓。
476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宋湜
紛紛游客豫章回,俱道華林就學來。
門第昔年旌闕聳,主人長日講筵開。
化行鄉黨渾無頌,教得兒孫盡有才。
好是諸生游息處,四時花木繞書臺。
477
《詩三首》 宋·孫何
貝闕琳宮紫霧深,鳳凰仙樂尚愔愔。
鼎湖往事三千載,石筍青春一萬尋。
挺立不教凡草長,削成應免俗塵侵。
霓旌絳節知何處,空有蓮花送好音。
478
《越問·金錫》 宋·孫因
觀地產之所宜兮,惟金錫之最良。
貢品肇於有姒兮,暨蒼姬而加詳。
雖歷代之所珍兮,凜英氣其猶秘。
歐冶子之神奇兮,爰採取而煉淬。
479
《灘石八陣圖行》 宋·王剛中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載。
我想孔明賢,巍然伊呂配。
奇謀勇略夸雄師,大節英風蓋當代。
木牛流馬何足言,八陣遺蹤千古在。
* 關于闕處的詩詞 描寫闕處的詩詞 帶有闕處的詩詞 包含闕處的古詩詞(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