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閣殿的詩詞(571首)

    61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 宋·梅堯臣

    授經聞漢帝,嘗此講秦余。
    一日承丹詔,同時見子虛。
    來游瓊閣外,閑傍藥欄初。
    柳絮輕黏履,薇條澀惹裾。
    解歸巢上燕,思寄袖中書。
    此鳥如矜慎,飛飛與客疏。

    62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八》 宋·梅堯臣

    前殿臨朝百辟回,後宮廷閣九重開。
    鳴梢已自金階出,黃屋初迎玉輦來。
    不問偷桃方朔飽,誰知載戟子云才。
    群官望幸無名姓,只有窮吟許外陪。

    63 《次韻和原甫閣下午寢晚歸見示》 宋·梅堯臣

    殿閣風來夏日長,青林抽嫩見余芳。
    筆供五吏詞休敏,簟展雙紋睡正涼。
    故事早歸何獨晚,舊交新詠尚無忘。
    不言偃仰中園樂,還愛眉間喜色黃。

    64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五》 宋·梅堯臣

    參天朱閣峻,拂地柳條垂。
    太液綠波漲,建章春漏遲。
    長人執兵立,小豎插花嬉。
    但只逢人說,無由預此時。

    65 《送黃殿丞通判潤州》 宋·梅堯臣

    前年江州飛火龍,樓殿化盡山將熔。
    今聞榱棟復華壯,大閣渠渠出波上。
    南徐別乘簡且閑,下馬岸傍呼畫舫。
    永日江風不畏入,楫師猱獰欺白浪。
    衣上京塵莫厭多,斗擻中流云在望。

    66 《奉天殿進元史》 明·高啟

    詔預編摩辱主知,布衣亦得拜龍墀。
    書成一代存殷鑒,朝列千官備漢儀。
    漏盡秋城催仗早,燭明春殿卷簾遲。
    時清機務應多暇,閣下從容幸一披。

    67 《九日陪諸閣老食賜糕次謝授經韻》 明·高啟

    叨陪講席按詞曹,曉禁霜花點素袍。
    院貯圖書西掖靜,云連宮殿北山高。
    故園莫憶黃花酒,內府初嘗赤棗糕。
    最愛鳳毛今復見,便令池上一揮毫。

    68 《投迤殿院》 宋·王禹偁

    南面修文德,東吳納土疆。
    蒼生思撫育,丹詔擇循良。
    烏府官新轉,龍頭桂舊香。
    渡江驄馬瘦,重地繡衣長。

    69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槐夏風清麥已秋,三千珠翠從宸游。
    玉階斗采忘憂草,水殿臨觀競渡舟。

    70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玉燭重開歲,璇杓復建寅。
    誰知康壽殿,四序只長春。

    71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欲識通明殿,須看德壽宮。
    圣君朝圣父,云捧兩袍紅。

    72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殿閣無為日,朝廷有道時。
    椒淳重醞酒,花發萬年枝。

    73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 宋·周必大

    十椽水殿枕湖流,時從東皇御畫舟。
    楚俗不須夸競渡,新荷香處且夷猶。

    74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 宋·周必大

    椒殿南薰遠,蓬壺清晝長。
    黃庭書繭紙,筆法似慈皇。

    75 《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閣》 宋·周必大

    徽音有永坤寧殿,內助無勞德壽宮。
    未問夭桃與秾李,先須歌詠二南功。

    76 《端午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殿閣南薰細,宮壺晝漏遲。
    皇恩隆宰輔,賜扇御書詩。

    77 《端午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薰殿午風清,金盤滿貯冰。
    愿言均此施,四海滌煩蒸。

    78 《端午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水殿開筵酒泛蒲,冰盤進膳黍纒菰。
    六宮莫度新翻曲,只詠明州瑞麥圖。

    79 《端午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三殿晨開錫宴初,太官順節進龜魚。
    微臣筆力慚燕許,謾賦群官上玉除。

    80 《立春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紫禁風光早,深仁奪化工。
    試看澄碧殿,池凍已全融。

    * 關于閣殿的詩詞 描寫閣殿的詩詞 帶有閣殿的詩詞 包含閣殿的古詩詞(5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