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閣本的詩詞(374首)

    41 《問梅閣》 明·申屠衡

    石闌護苔枝,相對黃昏月。
    問答本無言,翠禽強饒舌。

    42 《太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軾

    琱刻春何力,欣榮物自知。
    發生雖有象,覆載本無私。

    43 《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軾

    仙家日月本長閑,送臘迎春亦偶然。
    翠管銀罌傳故事,金花彩勝作新年。

    44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 宋·蘇軾

    蓬瀛宮闕隔埃氛,帝樂天香似許聞。
    瓦弄寒蟾鴛臥月,樓生晴靄鳳盤云。
    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閑心對此君。
    大隱本來無境界,北山猿鶴謾移文。

    45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良辰樂事古難同,繡繭朱絲奉兩宮。
    仁孝自應禳百沴,艾人桃印本無功。

    46 《和黃秀才鑒空閣》 宋·蘇軾

    明月本自明,無心孰為境。
    掛空如水鑒,寫此山河影。
    我觀大瀛海,巨浸與天永,九州居其間,無異蛇盤鏡。
    空水兩無質,相照但耿耿。

    47 《新作官梅莊,移植大梅數十本繞之》 宋·范成大

    臘前催喚主林神,玉樹飛來不動塵。
    契闊西湖慚處士,飄零東閣似詩人。
    一天午夢空花碎,滿地春愁月影新。
    掃凈宣華藜藋逕,他年誰記石湖濱?

    48 《圓通院白衣閣》 宋·秦觀

    一根反本六根同,古佛傳家有此風。
    滿目紅蕖參翠蓋,不唯門里獲圓通。

    49 《之官五羊,過太和縣登快閣,觀山谷石刻,賦》 宋·楊萬里

    廬陵山水說西昌,天遣金華印此邦。
    詩本道他將取去,如何遺下一澄江?

    50 《謝丁端叔直閣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 宋·楊萬里

    元珍先生茁云孫,雪竹有節豹有文。
    染云作句本天巧,鏤冰生花無手痕。
    鵷鷺行邊舊聯翼,天祿閣中今獨直。
    半竿淮水將渠歸,一笑荊溪豈人力。

    51 《題丘成之司理明遠閣》 宋·楊萬里

    決曹據按塵似海,高閣退食心如冰。
    夜將官本校家本,萬山圍里短檠燈。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應傅丁字。
    何時著腳最高層,目送歸鴻揮綠綺。

    52 《題玄潭觀雪浪閣用誠齋韻》 宋·文天祥

    棄官學道勾山許,學到至人本無怒。
    赤子(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如魚頭,不堪妖孽腥上流。
    鉗鍵長潭鐵樹立,摩挲穹石寶劍濕。
    當時豈忍如是觀,毒流不可開眼看,英風凜凜萬古寒。

    53 《慈圣閣秋橙結實上召宗室同觀》 宋·宋祁

    昔預穰侯貢,今移漢掖旁。
    帝憐秋實茂,天許本根強。
    媚葉童童密,幽花裛裛香。
    苞垂列星緯,味變九霞漿。

    54 《和李才甫先輩快閣五首》 宋·黃庭堅

    云橫章貢雨翻盆,寺下江深水到門。
    落日荷鋤人著本,西風滿地葉歸根。

    55 《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 宋·黃庭堅

    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
    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
    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56 《唐書局叢莽中得蕓香一本》 宋·梅堯臣

    有蕓如苜蓿,生在蓬藋中。
    草盛蕓不長,馥烈隨微風。
    我來偶見之,乃穉彼蘙蒙。
    上當百雉城,南接文昌宮。

    57 《隱靜山懷賢師自持柏栽二十本種於會慶堂》 宋·梅堯臣

    新作齋當祠畫像,又興高閣秘天蹤。
    今朝還藉君移柏,昨日已因鵝種松。

    58 《與大光同登封州小閣》 宋·陳與義

    去程欲數莽難知,三日封州更作遲。
    青嶂足稽天下士,錦囊今有嶠南詩。
    共登小閣春風里,回望中原夕靄時。
    萬本梅花為我壽,一杯相屬未全癡。

    59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三紀躋民壽域中,艾人桃印本何功。
    如今坐享無窮報,幾看龜巢蓮葉紅。

    60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 宋·周必大

    得道本無為,加餐亦應時。
    雕盤初薦冰,玉食更葅龜。

    * 關于閣本的詩詞 描寫閣本的詩詞 帶有閣本的詩詞 包含閣本的古詩詞(3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