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閩學的詩詞(80首)

    41 《再和答為之》 宋·黃庭堅

    林君維閩英,數面成瓜葛。
    鄰居接杖藜,過飯厭疏糲。
    讀書飽工夫,論事極精核。
    奮身君子場,勇若怒未泄。

    42 《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宋·司馬光

    白袍昔紛紛,相與會東堂。
    帝梧碧蕭瑟,翔集皆鸞鳳。
    伊余素空疏,濫吹翰黑場。
    不為群雋遺,出處聊簪裳。

    43 《聞城中募后有感二首》 宋·劉克莊

    調發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補至閩中。
    莊農戎服來操戟,太守儒裝學拍弓。
    去日初辭鄉樹綠,到時愁見戌旗紅。
    募金莫作纏頭費,留制衣袍御北風。

    44 《餞鄉守宋監丞二首》 宋·劉克莊

    束起蒲鞭教令清,郡人未識疾呼聲。
    甌閩莫不興于學,虞芮忘其所以爭。
    父老見棠思舊愛,兒童騎竹若初迎。
    何須更說郎官省,小卻猶當拜水衡。

    45 《自昔》 宋·劉克莊

    自昔英豪忌茍同,此身易盡學難窮。
    習為聯絕真唐體,講到玄虛有晉風。
    蟻子盡云參妙喜,乞兒自許識荊公。
    安知斯世無顏閩,到死浮沉里巷中。

    46 《讀呂居仁舊詩有懷其人作詩寄之》 宋·曾幾

    學詩如參禪,慎勿參死句。
    縱橫無不可,乃在歡喜處。
    又如學仙子,辛苦終不遇。
    忽然毛骨換,正用口訣故。

    47 《胡原仲正字特改官除宮觀館中置酒餞別會者七》 宋·周必大

    西伯王業興,海濱歸二老。
    漢家念羽翼,坐致商山皓。
    恭惟陛下圣,尊德繼雍鎬。
    先生學孔孟,不但遺編抱。

    48 《和子瞻煎茶》 宋·蘇轍

    年來病懶百不堪,未廢飲食求芳甘。
    煎茶舊法出西蜀,水聲火候猶能諳。
    相傳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
    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夸滿口。

    49 《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 宋·韓元吉

    后生仰前輩,今世思古人。
    豈得歲月久,所懷風俗淳。
    昔我家閩中,龜山實其鄰。
    出門尚群盜,欲往志不伸。

    50 《戲贈范元卿》 宋·韓元吉

    憶昔苕溪醉中語,屈指凄涼十寒暑。
    紛紜世事去如云,兩鬢蒼蒼各如許。
    春風學省數會面,抗袂吁嗟走塵土。
    我慚屢占不能奇,袖手歸來仆旗鼓。

    51 《送高丞別》 宋·李呂

    君侯七閩英,學問早有余。
    年時猶未冠,鼓篋游上都。
    文成筆五色,四海仰名譽。
    調丞尉江邑,有實不愿圖。

    52 《多景樓醉歌》 宋·劉過

    君不見七十二子從夫子,儒雅強半魯國士。
    二十八宿佐中興,英雄多是僰陽人。
    丈夫生有四方志,東欲入海西入秦。
    安能齷齪守一隅,白頭章句浙與閩。

    53 《有懷十首》 宋·劉子翚

    青錢學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傍。
    寂寂閩山余舊隱,憶君時到讀書堂。

    54 《奉送真歇禪師往住阿育山兼簡黃檗云峰諸老》 宋·張元干

    時流罕識真,特立取眾忌。
    不有明眼人,誰止萬口沸。
    古今冠蓋場,毀譽固一致。
    胡為空門中,生滅亦滋熾。

    55 《紹興已未發臨安偶成》 宋·李彌遜

    君休更問小行年,浮水虛舟已信緣。
    拂袖家山須及早,著鞭春色已輸先。
    吾廬竹暗閩山月,別墅花迷浙步船。
    欲學少陵閑事業,晴窗點檢白云編。

    56 《再次韻謝之》 宋·鄧肅

    四海王信州,志氣老益壯。
    家學九夷聞,人物萬夫望。
    若使在廟堂,天下無怨曠。
    胡為一葉舟,也泛閩溪浪。

    57 《示程生二首》 宋·胡寅

    利域名途較少多,人生那用學燈蛾。
    如君甘作長貧士,視古寧慚獨行科。
    可羅時煩意寵顧,鳶嘗跕處重經過。
    扁舟又指閩山隱,奈此蒼涼別意何。

    58 《錢史開府奉祠歸四明》 宋·李洪

    千里全閩按八州,曾聞三相袞衣游。
    誰知今代甘盤學,寬盡吾皇南顧憂。
    家給乞漿皆得酒,年豐賣劒有耕牛。
    詩歌綠竹為公壽,父子應須并相周。

    59 《和尚善西禪寺沖虛宮詩》 宋·李洪

    學道尤須惜寸陰,漫勞飯袋走叢林。
    溈山自昔提宗印,閩嶠于今絕賞音。
    香髓得皮無著相,非心非佛見機深。
    豐干未免成饒舌,月在碧潭空指心。

    60 《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 關于閩學的詩詞 描寫閩學的詩詞 帶有閩學的詩詞 包含閩學的古詩詞(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