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閩中的詩詞(84首)

    21 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 宋·方回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
    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
    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
    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22 《送楊明夫郎中持節閩中》 宋·王炎

    稍覺飛騰疾,方知選擇公。
    云霄移列宿,泉嶺度春風。
    問俗窮閻底,搜材薦墨中。
    褰帷先辦此,續續寄詩筒。

    23 《送林處士自閩中道越由霅抵兩川》 唐·許渾

    書劍少青眼,煙波初白頭。
    鄉關背梨嶺,客路轉蘋洲。
    處困道難固,乘時恩易酬。
    鏡中非訪戴,劍外欲依劉。

    24 閩中別所知》 唐·杜荀鶴

    觸目生歸思,那堪路七千。
    臘中離此地,馬上見明年。
    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
    自疑雙鬢雪,不似到南天。

    25 閩中別所知》 唐·杜荀鶴

    觸目生歸思,那堪路七千。
    臘中離此地,馬上見明年。
    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
    自疑雙鬢雪,不似到南天。

    26 《寄撫州鐘郎中(時王師敗績于閩中,謨在建州)》 唐·徐鉉

    去載分襟后,尋聞在建安。
    封疆正多事,尊俎若為歡。
    都護空遺鏃,明君欲舞干。
    繞朝時不用,非是殺身難。

    27 《送沈秀才之閩中》 唐·皎然

    越客不成歌,春風起淥波。
    嶺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
    野戍桄榔發,人家翡翠過。
    翻疑此中好,君問定如何。

    28 閩中曉發》 明·周鼎

    戈有重英劍有房,馬蹄南入荔枝鄉。
    無端畫角聲中月,偏照征人鬢上霜。

    29 《送謝氏昆仲歸閩中》 宋·林逋

    清邵才高云與機,林間文會忽相違。
    南中草木正黃落,但羨冥鴻兩兩飛。

    30 《送丁謂之再奉使閩中》 宋·王禹偁

    繡衣直指東南夷,入奏風謠受圣知。
    持節又從三殿出,演綸還較一年遲。
    朝中謬拜推賢表,江畔空吟惜別詩。
    郡印喧卑文會少,為君搔首落花時。

    31 《出閩中四首》 宋·姜特立

    千里攜定一禿翁,一尊倒盡百愁空。
    野梅可是工迎客,排日開花到浙中。

    32 閩中早春》 宋·張嵲

    愁見繁云貼死灰,驟喜春從天際回。
    晴云流爛滿峰起,瀲滟陂塘泉脈來。
    春歸欲驗將何許,柳腰杏頰知春處。
    出門矯首望四郊,滿目都無故園樹。

    33 《送趙叔靜教授閩中四首》 宋·陳傅良

    烱烱出萬壑,冰壺縣清秋。
    孰與玉瓚中,穆然養黃流。
    孤松高半天,蘭芷復過幽。
    看君最雍容,柰何短自謀。

    34 閩中歲春》 宋·李覯

    休道南人暖過冬,苦寒今與北方同。
    霜嚴欲裂地到底,日短不行天正中。
    誰使智愚相伴老,便將榮辱斷還空。
    鄉愁莫更欺閑客,薄酒從來亦有功。

    35 閩中歲暮懷吳中》 宋·釋文珦

    冉冉年光盡,凄凄客思驚。
    疎狂輕萬事,行役負平生。
    海月移松影,山風壯瀑聲。
    寒宵頻作夢,曾不離吳城。

    36 《送張起、崔載華之閩中》 唐·劉長卿

    朝無寒士達,家在舊山貧。
    相送天涯里,憐君更遠人。

    37 《贈別盧司直之閩中》 唐·劉長卿

    爾來多不見,此去又何之。
    華發同今日,流芳似舊時。
    洲長春色遍,漢廣夕陽遲。
    歲歲王孫草,空憐無處期。

    38 閩中回》 唐·牟融

    帆影隨風過富陽,櫓聲搖月下錢塘。
    千山積雪凝寒碧,夢入楓宸繞御床。

    39 《送羅先輩書記歸后卻還閩中留別》 唐·朱慶馀

    同是越人從小別,忽歸鄉里見皆驚。
    湖邊訪舊知誰在,幕下留歡但覺榮。
    望嶺又生紅槿思,登車豈倦白云程。
    況當季父承恩日,廉問南州政已成。

    40 《送歐陽袞歸閩中》 唐·項斯

    秦城幾年住,猶著故鄉衣。
    失意時相識,成名后獨歸。
    海秋蠻樹黑,嶺夜瘴禽飛。
    為學心難滿,知君更掩扉。

    * 關于閩中的詩詞 描寫閩中的詩詞 帶有閩中的詩詞 包含閩中的古詩詞(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