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聞風者的詩詞(992首)
922
《夏夜大雨》 宋·廖行之
西風響樹聲颾颾,暮云勢作蛟龍逃。
玄冥夜半挽銀漢,翻寫到地奔驚濤。
萬聲傳空震且怒,草木股栗皆悲號。
吾聞閔民望歲者,辛勤必與豐年遭。
即今麥孕苗欲秀,得失相去懸秋毫。
沛然一雨決豐歉,誰謂天鑒徒高高。
925
《寄黃子耕》 宋·趙蕃
野寺已黃昏,高軒辱過門。
交游夫豈乏,情義獨能敦。
我已家聲愧,君今風氣存。
一官何未試,多雞亦成屯。
927
《對菊有作》 宋·趙蕃
草木均是體,顧有幸不幸。
故侯住瓜田,四皓臥芝嶺。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說終少,籍甚談箕潁。
928
《寄莫萬安》 宋·趙蕃
天生尤物為民瘵,荔枝奔騰自南海。
后來始說閩部采,亦有風人刺丁蔡。
嗟哉萬安十室邑,橘比江陵梨號蜜。
嘗聞舊日事苞苴,千數私家公百十。
929
《贈李子永泳》 宋·趙蕃
漫刺平生不妄投,不知我者謂何求。
平生愿作李君御,問事況聞他秩抽。
驛舍夜涼陪麈尾,野田風晚從遨頭。
可嗟鞅掌催成去,未盡登臨山水幽。
931
《虎長老修雙峰》 宋·葉適
九州大麓標山經,早與天地同垂名。
雁蕩初傳晚唐世,掩抑眾岳夸神靈。
豈非龍伯所播遷,海水枯竭久乃成。
窮皺石怪呈萬巧,宛取物似羅千形。
932
《贈林秀才》 宋·葉適
乃翁掩親醵州里,自云先世曾如此。
汝今謀葬無置錐,況有滿族喪累累。
春風未回萬山赤,秋霜忽至凋寸碧。
鴟鳶利觜魄凜然,聞者應垂最后憐。
933
《哨遍·近臘景和》 宋·汪莘
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
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夜登華子岡頭立。
嗟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蒙籠。
934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935
《春去》 宋·蘇泂
城郭春風賦式微,忽看鶯老燕雛飛。
秧田水滿聞姑惡,樹葉陰濃叫姊歸。
百歲襟期真索寞,十年心事只依稀。
人間我亦無能者,華發蒼顏未必非。
937
《喬松歌》 宋·王邁
華陽有喬松,直干千太強。
盤根據厚土,勁直凌秋霜。
不知種者誰,拱把由羲皇。
不受秦人封,鐵立心慨慷。
938
《跋曾玉堂訓子十詩》 宋·李曾伯
玉堂義方訓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門翁季自師友,盡出學問之根源。
彼援遺書誡敦嚴,暨昶以義名沉渾。
爭如此作旨哉味,足使聞者推而尊。
939
《不寐》 宋·方岳
不寐何為者,幽居事更筒。
怯風思鶴冷,聞雨為花愁。
草合妨游屐,沙崩壓釣舟。
春蓑故無恙,欹枕數更籌。
940
《題董一之花木杪》 宋·方岳
君不見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與竹深相投。
君不見陶淵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東籬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圖傳至今。
* 關于聞風者的詩詞 描寫聞風者的詩詞 帶有聞風者的詩詞 包含聞風者的古詩詞(9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