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聞風意的詩詞(1280首)

    961 《芥浮閣二首》 明·鄭胤驥

    東風入林閭,春事看已馥。
    鏡里發方華,樽中酒初綠。
    日將蕭灑意,靜與良辰逐。
    最宜檐蕭蕭,偏憐晝穆穆。

    962 《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經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
    后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963 《寄遠其四》 唐·李白

    玉箸落春鏡。
    坐愁湖陽水。
    聞與陰麗華。
    風煙接鄰里。
    青春已復過。
    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
    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夢。
    日夜向陽臺。

    964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宋·蘇軾

    殷勤去年月,瀲滟古城東。
    憔悴去年人,臥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覓,窈窕穿房櫳。
    月豈知我病,但見歌樓空。

    965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宋·蘇軾

    南村諸楊北村盧,(謂楊梅、盧橘也。
    )白花青葉冬不枯。
    垂黃綴紫煙雨里,特與荔支為先驅。
    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966 《岐亭五首》 宋·蘇軾

    昨日云陰重,東風融雪汁。
    遠林草木暗,近舍煙火濕。
    下有隱君子,嘯歌方自得。
    知我犯寒來,呼酒意頗急。

    967 《張安道見示近詩》 宋·蘇軾

    人物一衰謝,微言難重尋。
    殷勤永嘉末,復聞正始音。
    清談未足多,感時意殊深。
    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風琴。

    968 《次韻參寥師寄秦太虛三絕句時秦君舉進士不得》 宋·蘇軾

    秦郎文字固超然,漢武憑虛意欲仙。
    底事秋來不得解,定中試與問諸天。
    一尾追風抹萬蹄,昆侖玄圃謂朝隮。
    回看世上無伯樂,卻道鹽車勝月題。
    得喪秋毫久已冥,不須聞此氣崢嶸。
    何妨卻伴參寥子,無數新詩咳唾成。

    969 《次韻水官詩?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詩,今刪?》 宋·蘇軾

    凈因大覺璉師,以閻立本畫水官遺編禮公。
    公既報之以詩,謂某:汝亦作。
    某頓首再拜次韻,仍錄二詩為一卷以獻。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970 《王頤赴建州錢監求詩及草書》 宋·蘇軾

    我昔識子自武功,寒廳夜語樽酒同。
    酒闌燭盡語不盡,倦仆立寐僵屏風。
    丁寧勸學不死訣,自言親受方瞳翁。
    嗟余聞道不早悟,醉夢顛倒隨盲聾。

    971 《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宋·蘇軾

    堂前種山丹,錯落馬腦盤。
    堂后種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歲闌。
    幽人正獨樂,不知行路難。

    972 《李氏園(李茂貞園也,今為王氏所有·)》 宋·蘇軾

    朝游北城東,回首見修竹。
    下有朱門家,破墻圍古屋。
    舉鞭叩其戶,幽響答空谷。
    入門所見夥,十步九移目。

    973 《送王伯AA28守虢》 宋·蘇軾

    華山東麓秦遺民,當時依山來避秦。
    至今風俗含古意,柔桑淥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爭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來,欲飲三堂無事酒。

    974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975 《次韻答劉涇》 宋·蘇軾

    吟詩莫作秋蟲聲,天公怪汝鉤物情,使汝未老華發生。
    芝蘭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細書千紙雜真行,新音百變口如鶯。
    異議蜂起弟子爭,舌翻濤瀾卷齊城。

    976 《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 宋·蘇軾

    臣聞行夏之時,正莫加于人統;
    采周之舊,王方在於鎬京。
    惟吉月之布和,休庶工而未作。
    使華遠集,鄰好交修。

    977 《雪夜獨宿柏仙庵》 宋·蘇軾

    晚雨纖纖變玉aa17,小庵高臥有余清。
    夢驚忽有穿窗片,夜靜惟聞瀉竹聲。
    稍壓冬溫聊得健,未濡秋旱若為耕。
    天公用意真難會,又作春風爛漫晴。

    978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979 《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 宋·蘇軾

    白發已十載,青春無一堪。
    不驚新歲換,聊與故人談。
    牛健民聲喜,鴉嬌雪意酣。
    霏微不到地,和暖要宜蠶。

    980 《送陳舜俞制科東歸》 宋·王安石

    諸賢發策未央宮,獨得菑川一老翁。
    曲學暮年終漢相,高談平日漫周公。
    君今壯歲收科第,我欲它時看事功。
    聞說慨然真有意,贈行聊似古人風。

    * 關于聞風意的詩詞 描寫聞風意的詩詞 帶有聞風意的詩詞 包含聞風意的古詩詞(12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