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聞照的詩詞(1214首)
601
《游黃山》 宋·謝鳳
歷覽岧嶢接斗牛,巖排云樹翠陰稠。
風生藥臼清香遠,日照丹巖紫氣浮。
仙樂有聲聞晝夜,靈泉無火沸春秋。
猶多奇絕應難到,聊寫新詩紀勝游。
602
《游龍瑞觀》 宋·楊侃
泛舟秋水一湖平,入觀松風數里清。
丹井有泉仙跡在,玉書藏穴禹功成。
步虛夜月千峰靜,投簡春霖萬壑盈。
述記賀知章手筆,題詩元相國聲名。
603
《西郊晚步》 宋·楊學李
江城五月風雨余,嶺南地僻少馳驅。
政余長日無與俱,尋幽步屧城西隅。
地平山遠迷綠蕪,垂陽深處聞鷓鴣。
縈紆小徑逅浮圖,松風夾道如笙竽。
604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605
《題賢女祠》 宋·曾原
翻手作云覆手雨,劉翁乃爾女如許。
飄飄上下隨春風,妾身肯似章臺絮。
門前江水深更深,沈沈此水明妾心。
后來志士為感慨,過此往事成悲吟。
607
《安定山》 宋·張恪
常懷玉壘李謫仙,精神浩瀚游八表。
頂摩蒼天弄白日,方丈蓬萊思清矯。
吾鄉夙號山水邦,縈青繚白雜蒼縹。
人間要自有佳趣。
608
《和張叔夏梅嶺》 宋·趙士礽
聞道西山盡是梅,暫陪高興酌金罍。
衰顏白發旋老矣,脫帽簪花亦放哉。
籍草為茵方醉睡,落英撲面又銜杯。
須臾月照吉堆雪,故使朱輪倒載回。
609
《柳塘春》 元·陳基
扁舟二月傍溪行,愛此林塘照眼明。
芳草日長飛燕燕,綠陰人靜語鶯鶯。
臨風忽聽歌《金縷》,隔水時聞度玉笙。
更待清明寒食后,買魚沽酒答春晴。
610
《破紅巾》 元·吳訥
君不見蘄黃兒,紛紛白馬張紅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四海澒洞含瘡痍。
堆金積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爾為。
611
《東歸謠送貝仲琚回吳中》 元·方行
天目青逾藍,上有危峰橫空插漢高巉巖。
滄海深莫測,下有六鰲迭負蓬壺方丈于其側。
山峻極兮水波瀾,千盤萬折行路難。
愁看混沌開鑿處,尚有斧跡留人間。
612
《泗鼎行贈戴水部》 明·陳束
君不見周德中衰天命變,彝器飄零散區縣。
郟瀼之鼎淮泗流,一沒千祀無人收。
秦皇得國心泰侈,虎視雄圖志未已。
已訪仙源并海沂,還望瑤光浮泗水。
613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614
《白頭母吟次楊孟載韻》 明·杜寅
白頭母,征人婦,銀釵零落鳳凰股。
天寒日暮練裙薄,脈脈無言倚庭樹。
良人何在西從軍,出入干戈死為伍。
腰間寶劍霜雪光,逐隊齊行砍妖虜。
615
《燕然行》 明·馮琦
石粼粼,草斑斑,邊城五月如秋寒。
渺渺平沙幾千里,天風吹暗燕然山。
燕然山下臨大虜,旁有兩人相對語,握手長嘆淚如雨。
一人自言出門時,床頭妻子牽衣啼。
616
《靖安八詠》 明·古春蘭公
陳檜昔聞后庭花,今見禎明檜。
雙劍列雌雄,每與風雨會。
艮岳莫可移,夜挾驚霆壞。
至今左紐枝,老氣發光彩。
619
《詠落葉》 明·歸昌世
除卻離憂百事慵,重來苔徑舊時蹤。
江清秋響風催棹,鳥去庭空月照筇。
回首獨愁千萬樹,隔林細數兩三峰。
茫茫憔悴初冬色,颯沓時聞五夜鐘。
620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 關于聞照的詩詞 描寫聞照的詩詞 帶有聞照的詩詞 包含聞照的古詩詞(12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