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閑脫的詩詞(333首)

    101 《西河(依綠莊賞荷,分凈字韻別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 宋·張炎

    花最盛。
    西湖曾泛煙艇。
    鬧紅深處小秦箏,斷橋夜飲。
    鴛鴦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驚醒。

    102 《探春慢》 宋·張炎

    寄戚五云。
    書之,幾脫腕也
    列屋烘爐,深門響竹,催殘客里時序。
    投老情懷,薄游滋味,消得幾多凄楚。

    103 《鵲橋仙·說盟說誓》 宋·蜀妓

    說盟說誓。
    說情說意。
    動便春愁滿紙。
    多應念得脫空經,是那個、先生教底。
    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閑,又那得、工夫咒你。

    宋詞精選愛情相思

    104 《鷓鴣天(叔懷嘗夢飛仙,為之賦此·歸日以呈茂獻待郎,當發一笑)》 宋·朱熹

    脫卻儒冠著羽衣。
    青山綠水浩然歸。
    看成鼎內真龍虎,管甚人間閑是非。
    生羽翼,上煙霏。
    回頭只見冢累累。
    未尋跨鳳吹簫侶,且伴孤云獨鶴飛。

    105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106 《一枝花·不伏老》 元·關漢卿

    〔一枝花〕攀出墻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
    花攀紅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
    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
    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臥柳。

    散曲抒情生活

    107 《感舊四首》 清·黃景仁

    大道青樓望不遮,年時系馬醉流霞。
    風前帶是同心結,杯底人如解語花。
    下杜城邊南北路,上闌門外去來車。
    匆匆覺得揚州夢,檢點閑愁在鬢華。

    婉約閨怨孤獨

    108 《人間詞話七則》 清·王國維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有我之境也。

    寫人音樂知音感慨

    109 《行香子·秋入鳴皋》 宋·許古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
    掛衣冠、初脫塵勞。
    窗間巖岫,看盡昏朝。
    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閑來,幾處村醪。
    醉模糊、信手揮毫。
    等閑陶寫,問甚風騷。
    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秋天歸隱生活

    110 《清明日獨酌》 宋·王禹偁

    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
    春來春去何時盡,閑恨閑愁觸處生。
    漆燕黃鸝夸舌健,柳花榆莢斗身輕。
    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

    清明節謫居無奈

    111 《與韓荊州書》 唐·李白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古文觀止薦書

    112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113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114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15 《韓左軍馬圖卷》 元·唐珙

    將軍西征過昆侖,戰馬渴死心如焚。
    策勛脫鞍瀉汗血,一飲瑤池三尺雪。
    身如飛龍首渴烏,白光照夜瞳流月。
    長河凍合霜草干,駿骨削立天風寒。

    116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117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118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19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20 《即事 其二》 元·王冕

    草徑無人到,柴門盡日關。
    脫巾垂白發,把酒對青山。
    世薄驚時異,身貧得夢閑。
    夜深明月下,吟待鶴飛還。

    * 關于閑脫的詩詞 描寫閑脫的詩詞 帶有閑脫的詩詞 包含閑脫的古詩詞(3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