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問津的詩詞(628首)

    241 《雪晴即事》 宋·王炎

    宵爨懸釜星,曉光落窗牖。
    烏鵲如諂人,賀語亦交口。
    收書白氍毹,青山并還舊。
    門巷未掃除,家童具箕帚。

    242 《病題二首》 唐·徐鉉

    人間多事本難論,況是人間懶慢人。
    不解養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辭貧。
    向空咄咄煩書字,與世滔滔莫問津
    金馬門前君識否,東方曼倩是前身。

    243 《鄒園十詠 桃蹊》 明·袁凱

    繁花亦何言,人至跡愈顯。
    因石自高下,緣源屢回轉。
    鶯啼陰久匝,雨霽苔猶淺。
    漁父欲問津,煙中聞雞犬。

    244 《夜宿延平水東二首》 宋·陳藻

    浮橋暫拆阻狂瀾,懶問津船趁往還。
    雙劍廟前酤酒吃,水西燈火水東看。

    245 《清明日東歸舟次滯雨》 宋·宋庠

    月弦離畢破芳辰,舟子招招數問津
    壓岸晚陰云著野,蘸渠春色柳隨人。
    煙疇雊雉逢誰嘆,風磧驚鷗莫我親。
    賜告有程歸棹急,赧然歸水愧游鱗。

    246 《送令狐揆南游》 宋·宋庠

    楚澤離愁不避春,柳梢梅萼送行人。
    綠波易蕩銷魂水,紫陌難遮拂面塵。
    道困秦儀猶掉舌,歧多楊阮始沾巾。
    劍緱髀肉無窮恨,羞向耕疇獨問津

    247 《淮上》 宋·宋庠

    晚歲清淮路,淹留數問津
    風平天合水,舟進樹迎人。
    饑鶩貪魚沒,高鴻望渚遵。
    楚鄉梅柳意,相慰似先春。

    248 《還劍叔驥廬山詩卷》 宋·項安世

    劍家子驥我鄉人,洞口桃花獨問津
    歲時他鄉逢叔士,杏林花發小陽春。

    249 《次韻蕭復秀才》 宋·項安世

    崇云護南山,有士在其下。
    俗賀日滔滔,誰為問津者。
    美人兩世舊,獨許半席假。
    詩從墨中來,繁露清可把。

    250 《送黃生還臨安》 宋·王铚

    舊事恍如前后身,龍門四紀更情親。
    茅廬驚嘆見斯客,天馬超騰感似人。
    三逕草荒殘歲雨,一枝梅作渡江春。
    莫言胡趙方成別,才隔云濤莫問津

    251 《送朱同之福州戶掾》 宋·陳傅良

    我自三山失馬余,君方千里問津初。
    衣冠萬室催科易,禮樂元戎節目疎。
    謹勿向人徵外事,只須著意訪奇書。
    一年正好榕陰密,丹荔黃蕉奉版輿。

    252 《送鄭主簿泰興解官歸四明》 宋·陳傅良

    師友於今說鄭鄉,親庭分付舊行藏。
    但知職分宜棲棘,盡把聲名屬憩棠。
    一字未曾緣薦墨,扁舟才可著詩囊。
    問津漁浦多西笑,獨為萊衣味更長。

    253 《簡張安國》 宋·章甫

    南北東西厭問津,西海忘形今幾人。
    惟公名譽一世重,雖不吾與吾當親。
    氣吞云夢并余子,深厚文章六經似。
    昂霄聳壑正當時,發策決科余事耳。

    254 《桂隱紀詠·傳經軒》 宋·張镃

    香炷對清晨,微言得問津
    所師非傳癖,手澤仰如新。

    255 《題小桃源》 宋·裘萬頃

    半月池邊倚瘦藤,望仙臺上岸烏巾。
    塵埃一點不到地,花木四時長是春。
    載酒豈無好事者,爛柯應有著棋人。
    請君更種桃千樹,準擬漁郎來問津

    256 《送上元張尉兼柬呂制干二首》 宋·劉宰

    幕府東來第一人,姓名星斗揭蒼旻。
    龍駒要踏浮云去,好向庭前一問津

    257 《送趙子野歸》 宋·劉宰

    秦淮契闊幾經春,釣月臨風入夢頻。
    萬灶無嘩新號令,一樽相屬舊殷勤。
    綠波南浦予回棹,落日孤城子問津
    聚散云萍渾若此,臨分一笑大江濱。

    258 《寄別諸公》 宋·林景熙

    盍簪譚舊夢,持酒送余春。
    天地綠陰雨,江湖白發人。
    時平銷劍氣,客久積衣塵。
    又出重關北,斜陽獨問津

    259 《渡淮》 宋·孔武仲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風。
    脫險黿鼉畔,問津桑枯中。
    俯窺清奪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雖天力,經論是禹功。

    260 《自哂》 宋·陳普

    寬博麻衣折角巾,疏慵不似少年身。
    白云半枕山中午,猶夢乘槎去問津

    * 關于問津的詩詞 描寫問津的詩詞 帶有問津的詩詞 包含問津的古詩詞(6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