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問影的詩詞(1104首)

    761 《夜抵范丈人莊》 明·冒愈昌

    誰道生還亦偶然,鄉心不禁涕雙懸。
    路從燕市三千里,人似蘇卿十九年。
    月黑楓林疏出火,霜消茅屋晚炊煙。
    預愁身賤虛勞問,形影相將轉自憐。

    762 《送金上人古上人制滿同還南翔》 明·南洲法師

    涼入西霞木落初,送人長是嘆離居。
    江山故壘三更夢,風雨寒燈一卷書。
    變化不同雞伏鵠,聰明已辯魯為魚。
    還山為問南翔鶴,秋影何時下碧虛?

    763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764 《送黃景新歸豫章》 明·史鑒

    西風雨打梧桐濕,有客升階作長揖。
    面熟無煩道姓名,試問行年驚四十。
    四十年中二十邊,與君相會在東禪。
    豐姿皎皎囊中玉,才藝便便山下泉。

    765 《觀音巖贈僧》 明·童珮

    問道祝融東,逢僧是遠公。
    林間孤殿破,石下半潭空。
    云影戀苔綠,山光借樹紅。
    翻經對靈鷲,日日鳥聲中。

    766 《上方峰》 明·王履

    金仙不可覓,徙倚娑羅陰。
    壁底野情重,峰端煙樹深。
    暗憑懸鎖處,遙寄上云心。
    待念飛黃子,忘形卻試尋。

    767 《七夕》 明·王跂

    悠悠湘竹斷娥皇,漠漠巫云待楚襄。
    淚盡便成千古別,情深堪待一年長。
    九枝燈焰侵微月,七孔針囊解暗香。
    空擬乘槎問消息,黃河無影到衡陽。

    768 《湖州道中》 明·王人鑒

    寒溪曲折帶,桑原人語雞。
    鳴又一村破,寂偶然聞梵。
    唄問程頻爾,誤方言微茫。
    蘆荻翻黃影,點綴峰巒出。
    翠痕落日湖,昏行不得孤。
    篷濁酒亦銷魂。

    769 《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 明·徐賁

    商飆吹秋天如藍,出戶圓月生東南。
    眾星次第斂芒角,獨有桂影垂毿毿。
    澄光無私照應遍,不間污澤兼清潭。
    冰輪軋軋上銀漢,玉龍左右駕兩驂。

    770 《懷人詩》 明·薛素素

    良夜思君歸不歸,孤燈照客影微微。
    攜來獨枕誰相問,明月空庭淚濕衣。

    771 《碧空先輩挽詩》 明·雪江秀公

    獨聽鐘聲坐夜闌,袈裟何處問豐干。
    浮云忽滅心燈在,一樹梅花月影寒。

    772 《曉長老挽詞》 明·雪江秀公

    西池花謝見蓮成,短世逢人問死生。
    白發臥云真是病,青山埋骨始完名。
    雨燈夜著虛堂影,秋磬寒隨落木聲。
    欲為吾師著禪行,石章兼勒嗜茶銘。

    77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774 《云安仙客行贈王五峰都憲》 明·張邦奇

    放舟下魚復,勢與蛟龍爭。
    緯繣云搖三峽影,微茫月照萬川城。
    可憐萬里飄蓬客,蒼苔露冷東山石。
    見說仙翁此結廬,暫向云陽停掛席。

    77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776 《錢塘(二首)》 明·朱夢炎

    吳越山川勝概多,彩云樓觀郁嵯峨。
    晴嵐日照芙蓉影,細柳風生翡翠波。
    楚客移舟時見問,吳姬抱瑟肯相過。
    片帆明日江東去,尚憶樽前對酒歌。

    777 《清夜吟》 明·左國璣

    清夜沉沉漏將換,東方月高銀河淡。
    美人調箏促金雁,清歌一曲行云斷。
    四座賓客不肯散,時時顧影流清盼。
    主人更催著舞衣,氍毹花亂銀燭輝。
    腰支拂地鸞孤飛,鐘漏殘盡未忍歸。
    問言乃知竇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

    778 《青玉案·凍云封卻駝岡路》 元·完顏某

    凍云封卻駝岡路。
    有誰訪、溪梅去。
    夢里疏香風似度。
    覺來惟見,一窗涼月,瘦影無尋處。
    明朝畫筆江天暮。
    定向漁蓑得奇句。
    試問簾前深幾許。
    兒童笑道,黃昏時候,猶是簾纖雨。

    779 《古風其七》 唐·李白

    五鶴西北來。
    飛飛凌太清。
    仙人綠云上。
    自道安期名。

    780 《東湖》 宋·蘇軾

    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
    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
    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慚。
    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 關于問影的詩詞 描寫問影的詩詞 帶有問影的詩詞 包含問影的古詩詞(11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