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閉跡的詩詞(175首)
121
《燕子樓》 宋·賀鑄
城據山川勝,千年楚故都。
高樓臨汴水,楊柳蔭芙蕖。
唐室中多故,將軍老鎮徐。
球場朝戲馬,玉帳夜投壺。
123
《昆陽》 元·元好問
古木荒煙集暮鴉,高城落日隱悲笳。
并州倦客初投跡,楚澤寒梅又過花。
滿眼旌旗驚世路,閉門風雪羨山家。
忘憂只有清樽在,暫為紅塵拂鬢華。
124
《題桃源》 宋·無名氏
憶前復入武陵溪,野水微茫煙樹迷。
巖閉不聞仙犬汰,山深惟聽鷓鴣啼。
神仙懸隔今非昔,烏兔循環東復西。
應向洞中存隱跡,芳名留與后人題。
126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明·高啟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127
《送吳生赴汴省其父指揮》 明·高啟
都亭槐雨凈朝埃,彩服逢秋試剪裁。
定遠未歸雙節在,孝廉初去一船開。
城依梁苑煙中閉,河繞隋堤樹里來。
家慶拜余尋舊跡,夕陽騎馬過繁臺。
129
《九日游華嚴寺二首》 宋·劉克莊
堂閉廚荒蘚壁頹,重尋陳跡故堪哀。
殘僧遠避游山屐,饑雀空窺施食臺。
鬢換絕無黑絲出,樽空不見白衣來。
千林搖落秋容老,未有黃花一朵開。
130
《為張四明作》 宋·曾幾
一生所聞張仲蔚,閉門蓬蒿深幾尺。
邇來伐竹聲丁丁,手披榛叢待三益。
徑中踏破蒼苔色,定是幽人芒屨跡。
莫將車邊兩輪赤,奪此千竿一池碧。
131
《開梅山》 宋·晁補之
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崄閡群蠻。
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煙。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緣。
132
《中秋見月寄子瞻》 宋·蘇轍
西風吹暑天益高,明月耿耿分秋毫。
彭城閉門青嶂合,臥聽百步鳴飛濤。
使君攜客登燕子,月色著人冷如水。
筵前不設鼓與鐘,處處笛聲相應起。
133
《盆池白蓮》 宋·蘇轍
白蓮生淤泥,清濁不相干。
道人無室家,心跡兩蕭然。
我住西湖濱,蒲蓮若云屯。
幽居常閉戶,時聽游人言。
134
《同王適賦雪》 宋·蘇轍
北風吹雨雨不斷,遍滿虛空作飛霰。
紙窗獨臥不成眠,茅屋無聲時一泫。
鳥烏錯莫寒未起,庭戶空明夜驚旦。
重樓復閣爛生光,絕澗連山漫不見。
137
《贈慶紹上人》 宋·張元干
上人久住湖外游,辛亥春陷孔彥舟。
長沙城中就驅掠,七十七日遭拘留。
眼看殺人等螻蟻,劍血洗盡湘川流。
張帆方離道林岸,鼓枻已過巴陵樓。
138
《雨中寄季山甫(二首)》 明·劉基
長夜雨多泥沒車,白日閉門人跡疏。
階下水衣看上壁,庭前檐溜欲成渠。
閑花自發無勞種,蔓草從生不遣鋤。
想見幽棲張仲蔚,蓬蒿如樹塞園廬。
139
《宜秋軒桂》 明·楊基
宜秋軒東一株桂,香葉婆娑擁寒翠。
秋堂夜靜風滿簾,時覺幽芳來拂鼻。
清晨曳履訪幽獨,一徑青苔雙戶閉。
離離嫩蕊罥蟲絲,蔌蔌輕花落深砌。
* 關于閉跡的詩詞 描寫閉跡的詩詞 帶有閉跡的詩詞 包含閉跡的古詩詞(1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