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門齒的詩詞(476首)

    181 《謝張御史見訪》 宋·潘從大

    綠滿山人屐齒苔,蓬門長日為誰開。
    那知御史秋霜筆,攜得春風滿袖來。

    182 《渡江》 宋·師嚴

    鹿門山人滄浪客,灑淚憶枯眼見骨。
    風塵崢嶸萬里空,不知何處營三窟。
    城中性命湯火近,路窮援斷無消息。
    鼠竊狗偷何足憂,都將十指漫天日。

    183 《大閱》 宋·師嚴

    長江天設險,荊州國西門。
    幕前杖斧鉞,赫赫齊晉尊。
    熊羆在掌握,百萬不敢喧。
    固列崖嶠立,動色虹蜺翻。
    雖云上將猷,亦是明主恩。
    高秋鼓角壯,慘澹傷精魂。
    山南正困戹齒落,萬事已矣秋風生。

    184 《偈頌七首》 宋·釋思岳

    鼓山不跨石門句,嚼碎令人牙齒寒。
    親扣國師問端的,石門無鎖亦無關。

    185 《悲二子聊句》 宋·蘇舜元

    有客自遠方,來以二子說。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細缺。
    鄰人苦其求,翳師久以決。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186 《浙江有感》 宋·王回

    候潮門外浙江西,曾憶浮舟自此歸。
    萬古波濤今日是,一身蹤跡昔人非。
    愁侵壯齒頭先白,淚入秋風眼易眵。
    日暮彷徨不能去,連堤疏柳更依依。

    187 《耆英會》 宋·席汝言

    壯歲塵埃祿事牽,老歸重到舊林泉。
    曾無勛業書青史,偶向康寧養老年。
    自分杜門居陋巷,敢期序齒預公筵。
    更慚形穢才涼薄,不稱圖真接鉅賢。

    188 《馮先生訪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韻哦詩而》 宋·張積

    春回九地陽潛升,南枝破臘如酥凝。
    疏籬度香竹稍短,寒沙倒影溪流澄。
    魁然老株忽駭目,雪鱗矯矯雙龍騰。
    天公不叱困仆地,掀髯弄爪高曲肱。

    189 《老兒詩五十韻》 宋·張師錫

    鬢發盡皤然,眉分白雪鮮。
    週遮延客話,傴僂抱孫憐。
    無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綿。
    假溫衾擁背,借力杖搘肩。

    190 《雷殿畫壁》 明·鄧韨

    藝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筆端具天人,難以茫昧擬。
    致道古仙都,山水麗清美。
    雷宮設像畫,種種盡其技。

    191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192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193 《閏三月十日將別王甥與之痛飲醉后作將進酒》 明·皇甫沖

    將進酒,解雙璧,敝裘羸馬長安陌。
    長安甕頭香可憐,一飲須當盡一石。
    手引六博狂叫呼,當盤一擲得五白。
    千古興亡亦爾爾,眼前得喪何曾惜。

    194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195 《秋日游頂山寺》 明·筠隱遂

    山下頂山寺,凄涼丹雘無。
    不因逢老衲,將謂住樵夫。
    橋水石嚙齒,門松蘚剝膚。
    巖深霜信早,晚菊露黃須。

    196 《送李順文》 明·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197 《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 明·李楨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過亂離中。
    功名富貴若長在,得喪悲歡盡是空。
    窗里日光飛野馬,巖前樹色隱房櫳。
    身無彩鳳雙飛翼,油璧香車不再逢。

    198 《家兄至》 明·劉榮嗣

    兄弟半年別,相尋屢夢寐。
    書言春當來,旦暮勞占計。
    馬足已到門,遠盼猶天際。
    宜歡不暇歡,交零涕與泗。
    須發似曩時,齒缺聲音異。
    喟然感歲華,寧復堪遠離。

    199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200 《洞山(用張之象韻)》 明·陸師道

    洞山虛中高揭唇,白石齒齒排為齦。
    引吸波浪氣吐吞,張吻露腭何鱗皴。
    我疑巨鰲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人言中穹如覆盆,我畏其舌不可捫。

    * 關于門齒的詩詞 描寫門齒的詩詞 帶有門齒的詩詞 包含門齒的古詩詞(4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