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門閭的詩詞(427首)

    401 《挽知府陳大著》 宋·陳宓

    艾軒今有幾門人,盛德如公復喪淪。
    蚤歲文名喧米廩,莫年祿秩竟朱輪。
    閭閻方頌循良政,臺閣猶傳剴切陳。
    擬俟垂車隨賀客,如何永別淚沾巾。

    402 《君莫夸少年一首贈余光遠》 宋·戴表元

    君莫夸少年,與我憊者疏。
    我亦嘗少年,少年君不如。
    談諧今已忘,猶有少年余。
    東南山水國,早得飛長裾。

    403 《排律十七韻賀阮侯伯子》 宋·戴表元

    芳城春樹晚,清海月弦初。
    瑞出三神島,光纏五馬車。
    眼中新鸑鷟,膝下小璠玙。
    錦褓看爭羨,犀顱畫不如。

    404 《挽李處士》 宋·杜范

    確犖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鄉井,稱善同聲溢里閭。
    教子垂芳心有待,榮親養老意何如。
    貤恩漫爾撐門戶,肯負當年一束書。

    405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406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407 《次韻楊信仲見貽郊居二首》 宋·郭印

    平生不喜入州閭,林下江邊謾卜居。
    解榻延賓同笑語,杜門教子讀詩書。
    最憐舍后蔬盈圃,只欠庭前水繞除。
    官路崄巇端可畏,茅茨固就早懸車。

    408 《送庾侄親迎延平李先生家》 宋·李處權

    庾郎吾家千里駒,朝暮勤苦讀父書。
    少年綽有老成態,月旦考訂評鄉閭。
    明當別我擇賢妃,結束琴劍誰挽裾。
    春空吹晴惠風暢,煙草弄色和氣舒。

    409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410 《送山甫》 宋·李覯

    喜爾年將壯,為儒志可嘉。
    鄉閭知行實,場屋見辭華。
    公道方無{上雍下土},君門況不遐。
    直應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411 《里中有虛傳榜帖者》 宋·錢時

    榜帖虛傳閧里閭,聚門如束散如驅。
    莫言此個無端的,世上浮名總是虛。

    412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我聞禪師,榮領天竺。
    山色湖光,爭輝奪日。
    佛法禪道,日月燈燭。
    眼放電光,機逾臂竹。

    413 《記夢》 宋·釋文珦

    神清發幽夢,夢到仙人峰。
    老仙啟玄門,問我來何從。
    仙發映山綠,仙顏眩日紅。
    高低種玉田,異植方茸茸。

    414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415 《陳和叔內翰得莊生觀魚圖於濠梁出以相示且邀》 宋·蘇頌

    公堂四合臨中衢,翰林壁掛觀魚圖。
    傳之近自濠梁客,云是蒙邑先生居。
    先生昔仕楚園吏,傲世不蘄卿大夫。
    逍遙淮上任造適,高岸偶見群鰷魚。

    416 《寄題蒲傳正學士清風閣》 宋·蘇頌

    閣倚青山書滿堂,門齊通德里高陽。
    傳家載世惟清白,教子何人似義方。
    班嗣一丘雖道卷,劉商七業已名彰。
    他年駟馬充閭貴,須信文儒澤施長。

    417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418 《首夏即事與丘與權同韻作》 宋·蘇頌

    朱曦漸永煩暑添,薰風當晝飄前檐。
    庭幽門邃搴帷簾,景物軒豁欣窺覘。
    方池綠瑩波文恬,兩傍森森生葦蒹。
    新荷未展排青尖,上下交映開鑒奩。

    419 《挽劉宣義》 宋·孫應時

    嘆息經綸策,山林棄此翁。
    獨馀平日事,全見古人風。
    蘭玉家庭美,詩書歲晚功。
    閭門他日過,人說漢于公。

    420 《挽王知復書監》 宋·孫應時

    公子三槐族,貧交五柳門。
    鄉閭雖不數,書劄屢相溫。
    前輩風流遠,時情勢利尊。
    哀哀埋玉樹,此意復誰論。

    * 關于門閭的詩詞 描寫門閭的詩詞 帶有門閭的詩詞 包含門閭的古詩詞(4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