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門里大的詩詞(989首)
841
《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 宋·范仲淹
南陽風俗常苦耕,太守憂民敢不誠。
今秋與冬數月旱,二麥無望愁編氓。
龍遁云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轟轟。
昨宵天意聚回復,繁陰一布飄寒英。
842
《念奴嬌·嚴陵臺畔》 元·元好問
嚴陵臺畔,枕清江、仙府□重金碧。
玉軸牙簽三萬卷,環列人間東壁。
名世高風,□遵遺訓,繼踵皆豪逸。
聯翩簪組,滿門輝映金璧。
844
《沁園春·皂蓋朱幡》 宋·無名氏
皂蓋朱幡,玉節虎符,宏開大藩。
把濟川秀楫,試橫碧水,擎天柱石,小駐丹山。
麥秀兩歧,棠敷千里,治最當今黃潁川。
平章看、文詞坡谷,人品歐韓。
846
《戀繡衾》 宋·無名氏
元宵三五酒半醺。
馬蹄前、步步是春。
鬧市里、看燈去,喜金吾、不禁夜深。
如今老大都休也,未黃昏、先閉上門。
待月到、窗兒上,對梅花、如對故人。
847
《寄維陽許待制》 宋·梅堯臣
當時永叔在楊州,中秋待月後池頭。
約公準擬與我敵,是夜二雄利矛。
我時小卻避其銳,風愁雨怛常娥羞。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樹婆娑而枝虬。
851
《明皇秉燭夜游圖》 明·高啟
華亭樓頭日初墮,紫衣催上宮門鎖。
大家今夕燕西園,高爇銀盤百枝火。
海棠欲睡不得成,紅妝照見殊分明。
滿庭紫焰作春霧,不知有月空中行。
852
《謁張中丞廟》 明·高啟
延秋門上烏啼霜,羯奴曉登天子床。
江頭老臣淚暗滴,萬乘西去關山長。
公卿相率作降虜,草間拜泣如群羊。
當時不識顏平原,豈復知有張睢陽?孤城落日百戰后,瘦
853
《積善堂》 宋·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854
《感流亡》 宋·王禹偁
謫居歲云暮,晨起廚無煙。
賴有可愛日,懸在南榮邊。
高舂已數丈,和暖如春天。
門臨商於路,有客憇檐前。
857
《觀社行》 宋·劉克莊
吾家世南折簡呼,有日曷不見子都。
牽衣況復幼吾幼,閉戶大似愚公愚。
鮮妝袨服出空巷,鈿車繡轂來塞涂。
展烏絲欄擁小玉,設錦步障盛綠珠。
858
《聶令人挽詩》 宋·劉克莊
軹井夫人風義遠,阜陵丞相典刑存。
婦言初不逾閨壺,家法尤先下里門。
命服六珈宜大國,送車千乘忽寒原。
暮年無復升堂拜,草就埋辭一斷魂。
859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860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 關于門里大的詩詞 描寫門里大的詩詞 帶有門里大的詩詞 包含門里大的古詩詞(9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