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門流的詩詞(3695首)

    201 《題吳門趙時俊山樓文會圖》 明·陳顥

    樓居百尺謝囂塵,良會攀躋屬隱君。
    望處有山皆入畫,坐中無客不能文。
    一簾花氣香春酒,半榻茶煙暝夕曛。
    自是高懷尚清事,風流不羨醉紅裙。

    202 《送別家兄張掖門時謫開州》 明·高叔嗣

    垂泣一相送,臨途無限情。
    功名何物是,流落此心驚。
    夢里窺鄉樹,愁邊滯帝城。
    終朝誰復語,猶去戀塵纓。

    203 《吳門春游曲四首》 明·居節

    濠上花深翡翠樓,樓前白月涌江流。
    香風兩岸笙歌合,夜夜燒燈照客舟。

    204 《哭伯兄存吾推官天歷庚午,進士署高城門曰:》 明·劉三吾

    寸心忠厚古人流,兩鬢風霜為國憂。
    黃甲題名前進士,白頭死難古宣州。
    高城留得萇弘血,故友應同李黼游。
    弱弟自慚無氣力,未能申請達宸旒。

    205 《觀鄭俠流民圖》 明·魯鐸

    旱風吹沙天地昏,扶攜塞道離鄉村。
    身無完衣腹無食,病羸愁苦難具論。
    老人狀何似,頭先于步足。
    無氣手中杖與臂,相如同行半作溝。

    206 《海門雨過同伯川賦》 明·呂時臣

    藻煙布地不須芟,云鳥依人著隱銜。
    雨歇江干流一裛,風平樹杪沒孤帆。
    冬深蜃島天長黑,潮入漁汀水不咸。
    只好釣車聊日計,海門到處斗巉巖。

    207 《送人之荊門》 明·浦源

    長江風飏布帆輕,西入荊門感客情。
    三國已亡遺舊壘,幾家猶在住荒城。
    云邊路繞巴山色,樹里河流漢水聲。
    若過旗亭多買醉,不須吊古漫題名。

    208 《長安門西道苑墻雨后經眺作》 明·湯珍

    紫宮黃屋邃森沉,馳道周廬肅羽林。
    樹里啼鶯清禁切,雨余流水御溝深。
    松篁并落鐘山翠,云霧長依漢殿陰。
    此日歌謳歡在鎬,草茅何以嗣華音。

    209 《石湖中流酌酒酣暢》 明·王寵

    總道金門隱方朔,何如東山臥謝安。
    青云萬里絕鳥道,凌兢側足千峰攢。
    饞蛟磨牙走其下,飛蛇接翼相勾盤。
    平生蕭散不經事,清湖縱酒哀絲彈。

    210 《性初余同門友至正初定交錢唐及茲兩紀頃以先》 明·王祎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
    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
    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
    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211 《長門怨》 未知·王中

    昭陽歌吹入,獨自淚雙垂。
    玉貌無如妾,君恩復在誰?涼風搖繡戶,明月墮金閨。
    愁絕無人見,流螢點翠幔

    212 《東流縣》 明·魏觀

    東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
    民居苦蕭條,官舍亦茍完。
    廡陋紛草茅,垣周翳榛菅。
    棗植行疏疏,槐陰郁團團。

    213 《自畫山居圖歌贈宜春朱隱君地理專門》 明·虞堪

    朱侯有隱居,乃在宜春間。
    東游久未已,浩蕩忘其還。
    山川神氣具在眼,窮幽賾隱知何限。
    黃河之源出昆侖,千里萬里盤旋屈折支天根。

    214 《冬日扈從還南京隨駕出麗正門馬上作》 明·曾棨

    朝隨六龍駕,遠別黃金臺。
    萬乘出都門,旭日凈浮埃。
    翠華正飛揚,玉輦從天回。
    羽林羅猛士,夾道馳云雷。

    215 《荊門浮舟望蜀江》 唐·李白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216 《東魯門泛舟其二》 唐·李白

    水作青龍盤石堤。
    桃花夾岸魯門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
    何啻風流到剡溪。

    217 《藍田山石門精舍 ?》 唐·王維

    〔英華以前八句另為一首。
    注云。
    集本二詩共為一首。

    218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 宋·蘇軾

    不用長愁掛月村,檳榔生子竹生孫。
    新巢語燕還窺硯,舊雨來人不到門。
    春水蘆根看鶴立,夕陽楓葉見鴉翻。
    此生念念隨泡影,莫認家山作本元。

    219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 宋·蘇軾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
    三策已應思賈讓,孤忠終未赦虞翻。
    典衣剩買河源米,屈指新篘上元。

    220 《和參寥見寄?一作:奉和參寥離彭門至淮上見》 宋·蘇軾

    黃樓南畔馬臺宮,云月娟娟正點空。
    欲共幽人洗筆硯,要傳流水入絲桐。
    且隨侍者尋西谷,莫學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湯餅潑油蔥。

    * 關于門流的詩詞 描寫門流的詩詞 帶有門流的詩詞 包含門流的古詩詞(36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