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門客的詩詞(48首)

    21 《尾犯(黃鐘宮贈陳浪翁重客吳門)》 宋·吳文英

    翠被落紅妝,流水膩香,猶共吳越。
    十載江楓,冷霜波成纈。
    燈院靜、涼花乍翦,桂園深、幽香旋折。
    醉云吹散,晚樹細蟬,時替離歌咽。

    詠史借古諷今憂國

    22 《俠客行·朝入主人門》 明·何景明

    朝入主人門,暮入主人門,思殺主讎謝主恩。
    主人張鐙夜開宴,千金為壽百金餞。
    秋堂露下月出高,起視廄中有駿馬,匣中有寶刀。
    拔刀躍馬門前路,投主黃金去不顧。

    古詩三百首題畫寫景寫鳥

    23 《門有萬里客行》 魏晉·曹植

    門有萬里客,問君何鄉人。
    褰裳起從之,果得心所親。
    挽裳對我泣,太息前自陳。
    本是朔方士,今為吳越民。
    行行將復行,去去適西秦。

    樂府戰亂人民遷徙生活

    24 《門有車馬客行》 魏晉·陸機

    門有車馬客,駕言發故鄉。
    念君久不歸,濡跡涉江湘。
    投袂赴門涂,攬衣不及裳。
    拊膺攜客泣,掩淚敘溫涼。

    樂府思親感傷人生

    25 《門有車馬客行》 南北朝·鮑照

    門有車馬客,問君何鄉士。
    捷步往相訊,果得舊鄰里。
    凄凄聲中情,慊慊增下俚。
    語昔有故悲,論今無新喜。

    惜別友人

    26 《陪括蒼太史謁長陵余山客冠門者呵止之頂老卒》 明·紀青

    竹皮紗幅老人頭,高士從來傲冕旒。
    曾見院師畫姚老,一瓢如葉倚黃樓。

    27 《秋日與客入西安門達觀內苑望遼后妝樓作長句》 明·劉天民

    朝退過西苑,仙游歷尚方。
    彩云迷禁御,綺樹隱蕭墻。
    玉圯聯馳道,金鋪鎖洞房。
    路看張錦遍,水識棄脂香。

    28 《門有車馬客行》 明·史鑒

    翩翩南回雁,哀鳴向秦飛。
    道路非不遠,乘時安可違。
    門有車馬客,駕言歸故廬。
    關中天下險,山河盡城池。

    29 《閶門戲調行客》 宋·范成大

    日夜飛帆與跨鞍,閶門川陸路漫漫。
    人生自苦身余幾,天色無情歲又寒。
    萬事惟堪六如觀,一杯莫信四并難。
    重陽雖過黃花少,尚有遲來玉雪團。

    30 《訪客至北門抵暮乃歸》 宋·陸游

    北郭那辭十里遙,上車且用慰無聊。
    九衢浩浩市聲合,四野酣酣雪意驕。
    清鏡新磨臨綠浦,長虹橫絕度朱橋。
    歸來熟睡明方起,臥聽鄰墻趁早朝。

    31 《客叩門多不能接往往獨坐至晚戲作》 宋·陸游

    貧舍久疏羅酒漿,客來不復倒衣裳。
    官情已盡詩情在,世味無余睡味長。
    紅練帶飛穿柳去,錦熏籠暖撲簾香。
    蕭然自笑渾無事,漁唱聲中又夕陽。

    32 《送客至望云門外》 宋·陸游

    冬溫頻作雨,晨冷頓催晴。
    嫩日滿江驛,淡煙籠郡城。
    憂民懷凜凜,謀己恥營營。
    投檄真須決,鄰翁約耦耕。

    33 《門有車馬客行》 明·高啟

    門有車馬客,乃是故鄉士。
    昔別各壯顏,今見不相似。
    上堂敘情親,拜跪出妻子。
    對案未能食,歷歷問桑梓。

    34 《門有車馬客行》 明·劉基

    門有車馬客,云是故鄉人。
    執手前借問,鄉語知情真。
    自云別故鄉,觀光京國塵。
    經商涉代北,薄宦往西秦。

    35 《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宋·韓淲

    云低樹頭青,風急葉背白。
    一塢無來人,鳥語斗格磔。

    36 《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宋·韓淲

    枕流飯脫粟,長夏以終日。
    曳屣行歌商,風軒時弄筆。

    37 《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宋·韓淲

    身心既已閑,吟風興亦偶。
    山東打茶聲,睡思忽抖擻。

    38 《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宋·韓淲

    人生等戲劇,袞袞徒區區。
    老身其回頭,今有古非無。

    39 《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宋·韓淲

    朝市無遺音,丘園有絕跡,蓬茅晏不開,才開待迎客。

    40 《白日偶無客青山長對門》 宋·韓淲

    澗淺山四合,泠泠浸青青。
    畧彴度前林,更有泉上亭。

    * 關于門客的詩詞 描寫門客的詩詞 帶有門客的詩詞 包含門客的古詩詞(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