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門境的詩詞(563首)
241
《廣陰亭詩》 宋·陳士徽
唐翁靜者閉門飲水啜粥無知音,我能發爾一片冰清心。
巨風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烏吐火六合新開窯,此翁兩鬢秋颼颼。
小兒爛羊瓜果盡青紫,此翁臨水洗雙耳。
242
《岑公洞》 宋·陳邕
武陵種桃人,香山茹芝老。
世變百戰酣,仙境一蹴倒。
煬虐浮於秦,海宇爭飛{羽包}。
人間別有天,海上應無島。
243
《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萬山壁立土磽瘠。
百分地無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劍脊。
一畝之地高復低,節節級級如橫梯。
畈心一畦可一畝,邊旁一畝分數畦。
246
《龍淵》 宋·何耕
門前大江河渺漫,昔人飲牛水為乾。
水乾龍逝亦其理,近在咫尺聊泥蟠。
魚暇玩侮娬獺笑,縱有靈怪誰當看。
德人問舍壓我境,便爾筑室相遮欄。
247
《靈巖》 宋·何子舉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迢迢一逕倒青松,壁闕危門敞虛閣。
敞虛閣,見寥廓,萬疊青山連海角。
248
《書懷》 宋·黃庚
杜門已與俗相違,苔徑荒涼轍跡稀。
自愛清涼忘世慮,肯求富貴役心機。
隱居盤谷勝金谷,耐著麻衣鄙錦衣。
百歲光陰皆夢境,且看兔走與鳥飛。
250
《游洞霄》 宋·李彙
至真方域古今傳,琳館興從漢武年。
石作雙門何突兀,山為九鎖自回環。
仙人隱跡留中路,處士靈壇閟遠巔。
甘潔三泉齊涌地,崢嶸一柱獨擎天。
253
《蓬萊山》 宋·連三益
蓬萊一境最奇哉,門外坑流傍石隈。
巨竹不知何日裂,喬松總是昔年栽。
石移莫匪神功運,巖築更無山鬼來。
料得眾僧行道處,天花馥郁遍蒼苔。
254
《頌》 宋·劉子羽
趙州柏樹太無端,境上追尋也大難。
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底透長安。
255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256
《大滌洞天留題二首》 宋·秘仲威
我行不識洞霄門,但怪東來見紫氛。
玉帝袞衣明日月,仙官劍履會風云。
箬根也有靈丹助,芝草疇非協氣薰。
亦恐彌明寓茲境,儻同尊酒細論文。
257
《冰井》 宋·任詔
驅車出東門,弭節訪冰井。
寺古棟宇傾,碑折苔蘚屏。
源泉池中生,瑩凈可監影。
命僧旋汲之,入口勝霜冷。
試烹白云茶,碗面雪花映。
清冷滌煩襟,潤澤榮瓶綆。
可以濯我纓,悠然脫塵境。
258
《五臺山和韻》 宋·史監
群峰歷盡到巔巒,極目清涼境界寬。
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
雨來絕澗自成響,云渡遠溪時作團。
花落經臺鐘梵寂,袈裟香靄翠云蟠。
259
《偈二首》 宋·釋思岳
二祖償宿債,萬法絕對待。
一心無礙,浮山有九帶。
十方虛空圓陀陀,無量法門百雜碎。
若言其有,非內非外。
260
《游上雪竇》 宋·釋曇穎
下雪竇游上雪竇,過云峰后望云峰。
如趨仙府經三島,似入天門徹九重。
無日不飛丹洞鶴,有時忽起隱潭龍。
祇應奉詔西歸去,此境何由得再逢。
* 關于門境的詩詞 描寫門境的詩詞 帶有門境的詩詞 包含門境的古詩詞(5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