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藤的詩詞(469首)
221
《查公山》 宋·查元方
大道貴知止,昔賢稱二疏。
今來我季方,退身茲有余。
瀟灑去桎梏,放蕩狎樵漁。
疏泉離遠竇,鑿石構層廬。
222
《蒸豚》 宋·村寺僧
觜長毛短淺含臕,久向山中食藥苗。
蒸處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
紅鮮雅稱金盤饤,輭熟真堪玉筋挑。
若把養根來比來,要根只合吃藤條。
223
《寄西湖》 宋·房灝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閑行湖上路。
東風二月梅花開,香得孤山無著處。
六尺瘦藤雙翠屨,眼前物物皆詩具。
被人牽挽出山來,荷衣盡為緇塵污。
224
《望海石》 宋·胡融
枯藤拄苔磴,長嘯凌秋風。
天空白露下,碧落摩青銅。
夜半見海日,發軔扶桑紅。
黃支與流求,出沒白浪中。
228
《水簾洞》 宋·留筠
九天飛墜水晶垂,不著人間一點埃。
六月驚蜚霜色皎,四時長作雨聲來。
春晴野燕飛難入,月冷山風吹不開。
我欲倚藤看空翠,憑誰掛向白云堆。
229
《和張洵蒙亭詩韻》 宋·呂源
九溪漓水接瀟湘,萬壑千岸羅水旁。
七星高聳生輝光,連天一色皆蒼蒼。
倚江景物似錢塘,況有萬戶新醅香。
古洞相對舉清觴,文淵遺跡徒悲涼。
231
《重游清源洞》 宋·釋圓悟
此地今重到,藤蘿長碧陰。
緬思仙去后,長有客來吟。
出鳥江濤白,連云嶺樹深。
杖藜宜少駐,靈跡尚堪尋。
233
《朝陽巖二首》 宋·王羽
石岸盤危磴,煙和曉日濃。
長桐應待鳳,占水必藏龍。
老樹藤多附,層崖路莫從。
平磯看浪沒,峭壁任苔封。
簫韻生群籟,嵐光簇眾峰。
何時有達士,棲此信疏慵。
234
《題定明大像》 宋·閻禹錫
造化秘奇勝,洪流繞崇崗。
層樓百仞高,下□云水鄉。
空嵌古秀峰,雷霓揮铦铓。
神□□□丁,金仙儼垂裳。
236
《送贈歸護國寺》 宋·張肅
去謁吾君遇太平,太平明主重南能。
不關名利真開士,卻返林泉伴野僧。
御賜白金為長物,身歸青嶂策枯藤。
只應待到天臺日,齋炷檀煙定有燈。
237
《妙法庵二首》 宋·趙良佐
蔓藤扶我過東岡,與客同登妙法堂。
小院回廊春已暮,茂林修竹夏初長。
歸歟未辦買山計,健甚無庸卻老方。
都市山林總無累,此生此世底須忙。
238
《書義倡傳后》 宋·鐘明
洞庭之南瀟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門前冠蓋但如云,玉貌當年誰為主。
風流學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斷腸句。
流傳往往過湖嶺,未見誰知心已赴。
239
《太虛觀》 宋·周絳
骨化黃金鶴化胎,仙翁輕舉出塵埃。
石幢云鎖水常在,玉馬星馳煉未回。
綠草晚煙梅雨發,朱藤余萼麥風開。
丹泉長活芙蓉死,會買張山卜築來。
240
《麻姑山》 宋·朱京
仙都朝百靈,奇絕眾峰冠。
朝隨五馬游,萬里卷云幔。
春陽散地脈,指顧群陰泮。
刻玉露巉巖,嚴嚴色足憚。
* 關于長藤的詩詞 描寫長藤的詩詞 帶有長藤的詩詞 包含長藤的古詩詞(4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