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長校的詩詞(327首)

    301 《探梅》 宋·黎廷瑞

    山中歲晚甘恬澹,花史時時聞校勘。
    天街未首薇藥貴,塵世頗嫌桃李濫。
    南枝相見眼獨明,東風久要交非暫。
    長意孤山訪突兀,徑度平湖浮碧紺。

    302 《蔣氏壽萱堂》 明·袁凱

    湜湜黃浦,東流為莆。
    維莆之陽,季碩氏居。
    維季碩氏,夙失其怙。
    母氏是拊,是復是顧。

    303 《漢將三首》 宋·宋庠

    頻年隨校尉,晚節事輕車。
    瞻烽數奔命,辭第詎為家。
    輕赍絕瀚海,間道襲昆邪。
    雙鞬朝負羽,三蟚夜鳴笳。
    金痍先雨覺,蓬鬢后霜華。
    如何差六級,遽使抱長嗟。

    304 《從獵晚歸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學士》 宋·宋庠

    天子乘冬校獵回,鉤陳平野轉瑤魁。
    萬蹄未暮先追日,疊鼓非春已作雷。
    得攜風毛隨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
    詞臣定有長楊賦,翰墨能銷幾許才。

    305 《送張安撫》 宋·項安世

    蓬萊太守厭期會,歸結琳宮香火緣。
    路旁送者誰最切,之子佩衿青可憐。
    子兮請自曩時說,芹館就荒三十年。
    邇來窮悴更堪說,舍下鞠草廚無煙。

    306 《送任壽朋赴襄陽令》 宋·項安世

    際天南北{左麥右來}麰盛,夾漢東西巘崿長。
    為客曾夸心膽壯,送君令嘆鬢毛蒼。
    五官置屬蓮成匯,七校屯兵柳作行。
    中有書生騎瘦馬,自弦焦木種甘棠。

    307 《寄題巖經樓》 宋·許月卿

    樓中圖史澹爐墨,中有成都較藝文。
    手澤存焉生舊感,心傳妙處長新聞。
    世科事業無如子,經學源流可致君。
    只恐校讎天祿閣,猿啼樓外滿溪云。

    308 《兒餒嗔郎罷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詩也戲為箋之》 宋·艾性夫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賢,貴在素貧賤。
    父常煮字不成飯,夫常織文不成絹,衣粗布衣齕藜莧。

    309 《送黃帳干之江西任》 宋·陳宓

    黃君真可人,鄉校久推許。
    文詞波濤翻,勁氣金石沮。
    危言奉大對,考官不敢取。
    五十尉南邦,聲名塞漳浦。

    310 《送丘正之海鹽州教授二首》 宋·方回

    而立年前髭未長,金臺早已擅名場。
    法書筆下蛟龍□,□句胸中錦繡腸。
    斧藻一州事學校,枌榆卜舍近家鄉。
    □□講道相傳授,不在槐花舉子忙。

    311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312 《趙氏鄮山書院詩》 宋·方回

    國學在國,鄉校在鄉。
    在遂曰序,在黨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彌詳。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313 《送二十兄還鎮江》 宋·李處權

    此行檢校幽棲事,佳處知公故未忘。
    新筍定應過母大,舊松想亦及人長。
    老來對客須靈照,貧后持家藉孟光。
    世亂身危何處是,二年孤負北窗涼。

    314 《放魚》 宋·李復

    有客持巨魚,造門前自陳。
    敢致子產饋,可待姜侯賓。
    野人不知薄,但愧心美芹。
    橫盤五尺余,飛光生目輪。

    315 《答屈爽》 宋·李復

    至人喜曠達,所遇無形跡。
    非樂重其放,中心本純一。
    東晉尚書令,簡文用王述。
    論事匪卓越,動意皆真率。

    316 《送徐允伯》 宋·陸文圭

    古有淳寂鄉,君與陶阮到。
    每評伯倫頌,謂騰周公誥。
    山間童負兒,臺下人拾帽。
    短鞭跨砂碣,破毯眠雪窖。

    317 《倦書圖》 宋·牟巘五

    日長偏困校讎人,袖手旁觀亦欠伸。
    一覺黑甜酣午枕,絕憐識字苦勞神。

    318 《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 宋·蘇頌

    汪汪雅量若陂池,才略縱橫未易知。
    振藻詞場無怯敵,游心藝苑有馀師。
    獨醒繼日長辭酒,坐穩間時但校棋。
    塞北山河遍登覽,吟哦馬上足新詩。

    319 《次韻和丘秘校登長干寺塔》 宋·蘇頌

    九劫半依山,經營昔甚艱。
    周遭嚴佛宇,直上俯天關。
    登陟緣梯險,淹留布坐慳。
    椽楹亦涂附,欞檻遍朱殷。

    320 《次韻王伯益同年留別二首·再次前韻》 宋·蘇頌

    從宦飄飄九見春,共嗟名跡尚埃塵。
    相逢梁苑留趨幕,不鄙池陽去長人。
    蚤向文科分甲乙,嘗於命歷校庚辛。
    窮通定分非嬰慮,惟有交情久益親。

    * 關于長校的詩詞 描寫長校的詩詞 帶有長校的詩詞 包含長校的古詩詞(3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