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長恨曲的詩詞(299首)

    61 《塞下曲四首》 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62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時予權知岳州事)》 唐·竇庠

    巨浸連空闊,危樓在杳冥。
    稍分巴子國,欲近老人星。
    昏旦呈新候,川原按舊經。
    地圖封七澤,天限鎖重扃。

    63 《玉樓春》 宋·毛幵

    曲房小院匆匆過。
    急鼓疏鐘催又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金瓶落井翻相誤。
    可惜馨香隨手故。
    錦囊空有斷腸書,彩筆不傳長恨句。

    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景感嘆離愁

    64 《破陣子(祓禊)》 宋·范成大

    漂泊天隅佳節,追隨花下群賢。
    只欠山陰修禊帖,卻比蘭亭有管弦。
    舞裙香未湔。
    淚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蠻煙。
    喚起杜陵饑客恨,人在長安曲水邊。
    碧云千疊山。

    65 《探春慢》 宋·姜夔

    惟姊弟之愛,沔之父老兒女子,亦莫不予愛也。
    丙午冬,千巖老人約予過苕霅,歲晚乘濤載雪而下。
    顧念依依,殆不能去。
    作此曲別鄭次皋、辛克清、姚剛中諸君

    66 《賀新郎(寓言)》 宋·吳潛

    可意人如玉。
    小簾櫳、輕勻淡濘,道家裝束。
    長恨春歸無尋處,全在波明黛綠。
    看冶葉、倡條渾俗。

    七夕節愛情神話感傷

    67 《糖多令(龍洲曲已八九和,復為中齋勉強夜和,中有數語,醉枕忘之)》 宋·劉辰翁

    零露下長洲。
    云翻海倒流。
    素娥深、不到西樓。
    忽覺斷潮歸去也,飲不盡、一輪秋。
    城外土饅頭。
    人能飲恨不。
    古人不見使吾愁。
    莫有橫江孤鶴過,來伴我、醉中游。

    68 《六州(一曲)》 宋·范祖禹

    太平功。
    擁佑帝堯聰。
    歌九德,偃五戎。
    寰海被祥風。

    69 《六州(一曲)》 宋·范祖禹

    太平功。
    擁佑帝堯聰。
    歌九德,偃五戎。
    寰海被祥風。

    70 《采蓮曲》 宋·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兒嬌歌。
    道旁駿馬金叵羅,欲住不住橫秋。
    放船卻入花深處,臨流照妝噤不語。
    南山起云山山雨,折得荷花不歸去。
    弄波驚起鴛鴦雙,水珠濺濕芙蓉裳。
    恨無飛羽致汝旁,朔洄從之云路長。

    71 《金縷曲·我亦飄零久》 清·顧貞觀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薄命長辭知已別,問人生,到北凄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薄柳。
    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婉約

    72 《金縷曲 留別祖國,并呈同學諸子》 近代·弘一

    披發佯狂走。
    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枝衰柳。
    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娑婆世界有瘦。
    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

    73 《水調歌頭 玉山名勝集》 元·張遜

    玉樹后庭曲,千載有余愁。
    碧月夜涼人靜,曾賦采華游。
    玉露細搖金縷,香霧輕籠翠葆,折下一天秋。
    張緒總能老,還自鎖眉頭。

    74 《平元曲寄二弟植與格》 宋·陳碧娘

    虎頭將軍眼如電,領兵夜渡龍舟堰。
    良人腰懸大羽箭,廣西略地崖西戰。
    三年消息無鴻便,咫尺憑誰寄春怨。
    日長花柳暗庭院落,斜倚妝樓倦針線。

    75 《鸚鵡曲 城南秋思》 未知·馮子振

    新涼時節城南住。
    燈火誦魯國尼父。
    到秋來宋玉生悲,不賦高唐云雨。
    一聲聲只在芭蕉,斷送別離人去。
    甚河橋柳樹全疏,恨正在長亭短處。

    76 《長女詩》 明·鐵氏二女

    教坊脂粉洗鉛華,一片閑心對落花。
    舊曲聽來猶有恨,故園歸去已無家。
    云鬟半綰臨妝鏡,雨淚空流濕絳紗。
    今日相逢白司馬,尊前重與訴琵琶。

    77 《春宮曲二首》 明·王樂善

    燕語花飛正斷魂,黃金枉費賦《長門》。
    凄涼莫恨嬋娟誤,不嫁呼韓即主恩。
    ¤

    78 《胡笳曲·十七拍》 宋·文天祥

    江頭宮殿鎖千門,千家今有百家存。
    面妝首飾雜啼痕,教我嘆恨傷精魂。
    自有兩兒郎,忽在天一方。
    胡塵暗天道路長,安得送我置汝傍。

    79 《寄大名程資政琳》 宋·歐陽修

    龍門長恨晚方登,便以忘年接後生。
    談劇每容陪玉麈,飲豪常憶困金觥。
    冰開御水春應綠,云破淮天月自明。
    醉倒離筵聽別曲,醒來猶尚記余聲。

    80 《新弦曲》 明·高啟

    舊弦解,新弦張,冰絲牽愁六尺長。
    寬急頻從指邊聽,金雁參差移不定。
    新弦響高調勿促,不如舊弦彈已熟。
    憐新厭舊妾恨深,為君試奏《白頭吟》。
    他日愁如舊弦棄,泣向羅裙帶頭系。

    * 關于長恨曲的詩詞 描寫長恨曲的詩詞 帶有長恨曲的詩詞 包含長恨曲的古詩詞(2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