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長官的詩詞(201首)

    161 《和顏長官百詠·貧女》 宋·朱繼芳

    卓家人富頗輕財,犢鼻堪依不用媒。
    只似儂家貧亦好,枯桐那得鳳凰來。

    162 《和顏長官百詠·貧女》 宋·朱繼芳

    少年蕩子有黃金,投贈明珰結兩心。
    不得良媒終不肯,一春風雨洞房深。

    163 《和顏長官百詠·貧女》 宋·朱繼芳

    伯鸞興和悵誰從,鳳尾香衾翠謾重。
    靜對菱花勻淚粉,不知膏沐若為容。

    164 《和顏長官百詠·貧女》 宋·朱繼芳

    問天氣巧看銅儀,再拜雙星恨不隨。
    塵世未知天上事,隔河相望一年期。

    165 《和顏長官百詠·貧女》 宋·朱繼芳

    纖手清閑理瑟工,高樓半在碧云中。
    行人豈是知音者,小立花陰待曲終。

    166 《和顏長官百詠·朱門》 宋·朱繼芳

    紅雨聲乾未作泥,繡成十里綠楊堤。
    金杯緩勸玲瓏唱,玉勒催歸腰褭嘶。

    167 《和顏長官百詠·朱門》 宋·朱繼芳

    晉代豪華不數家,萬錢下箸未為奢。
    客來只是家常飯,豆粥萍虀費咄嗟。

    168 《和顏長官百詠·朱門》 宋·朱繼芳

    曲池畢竟有平時,冷眼看他炙手兒。
    十數年間三易主,焉知來者復為誰。

    169 《和顏長官百詠·朱門》 宋·朱繼芳

    客履三千此托身,晚杯狐白暖生春。
    狂來且置興亡事,金塢銅陵不解貧。

    170 《和顏長官百詠·朱門》 宋·朱繼芳

    朱門往事若為懷,積雨苔痕綠上階。
    幾處敗甎吟蟋蟀,玉人曾此溜金釵。

    171 《和顏長官百詠·朱門》 宋·朱繼芳

    百斛明珠米在倉,沉香火底捻銀簧。
    人生行樂那須許,多少邊兵未有糧。

    172 《和顏長官百詠·朱門》 宋·朱繼芳

    泥金摺損舞衣羅,蹙破遙山皓齒歌。
    此曲人間聽不得,莫愁還自有愁多。

    173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唐·杜甫

    驄馬新鑿蹄,銀鞍被來好。
    繡衣黃白郎,騎向交河道。
    問君適萬里,取別何草草。
    天子憂涼州,嚴程到須早。

    174 《鹽井(鹽井在成州長道縣,有鹽官故城)》 唐·杜甫

    鹵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煙。
    官作既有程,煮鹽煙在川。
    汲井歲榾榾,出車日連連。
    自公斗三百,轉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我何良嘆嗟,物理固自然。

    175 《使往壽州淮路寄劉長卿(一作判官)》 唐·皇甫冉

    榛草荒涼村落空,驅馳卒歲亦何功。
    蒹葭曙色蒼蒼遠,蟋蟀秋聲處處同。
    鄉路遙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東。
    日夕煙霜那可道,壽陽西去水無窮。

    176 《送鄒判官赴河南(一作劉長卿詩)》 唐·皇甫冉

    看君發原隰,四牡去皇皇。
    始罷滄江吏,還隨粉署郎。
    海沂軍未息,河畔歲仍荒。
    征稅人全少,榛蕪虜近亡。
    所行知宋遠,相隔嘆淮長。
    早晚裁書寄,銀鉤佇八行。

    寫景思鄉

    177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 唐·皇甫冉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178 《使往壽州淮路寄劉長卿(一作判官)》 唐·皇甫冉

    榛草荒涼村落空,驅馳卒歲亦何功。
    蒹葭曙色蒼蒼遠,蟋蟀秋聲處處同。
    鄉路遙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東。
    日夕煙霜那可道,壽陽西去水無窮。

    179 《送鄒判官赴河南(一作劉長卿詩)》 唐·皇甫冉

    看君發原隰,四牡去皇皇。
    始罷滄江吏,還隨粉署郎。
    海沂軍未息,河畔歲仍荒。
    征稅人全少,榛蕪虜近亡。
    所行知宋遠,相隔嘆淮長。
    早晚裁書寄,銀鉤佇八行。

    180 《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劉長卿詩)》 唐·皇甫冉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長。
    猿聲比廬霍,水色勝瀟湘。
    驛樹收殘雨,漁家帶夕陽。
    何須愁旅泊,使者有輝光。

    * 關于長官的詩詞 描寫長官的詩詞 帶有長官的詩詞 包含長官的古詩詞(2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