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長安遠的詩詞(1168首)

    541 《六日復飯于審家作長句并呈彥博》 宋·趙蕃

    門徑蕭蕭喬木風,問君胡為此安窮。
    五言寓興雜今古,一飯留人隨儉豐。
    白雨已催蘭楫浪,綠樽尚擬菊花叢。
    可人更約王郎子,共上山亭送遠鴻。

    542 《賀魏使君雪用何叔信韻》 宋·趙蕃

    漢竹初來號令班,不知疆域遠長安。
    陽升頓使群陰伏,旱極真成上瑞看。
    比擬敢言風絮亂,豐登預想麥秋寒。
    冰清玉潤登臨處,不用賦詩名喜歡。

    543 《勞農安德鎮古剎過句德華園二首》 宋·程公許

    青煒留中分,風日和且釅。
    冰綃熨遠空,云錦織方甸。
    宵政自古然,長官欲身勸。
    皤皤彼黃發,懇懇余素念。

    544 《送別周憲使》 宋·程公許

    春風浩蕩龍泓口,逢逢船鼓驚雷吼。
    皇華使者拜捧徽書,萬里習帆上南斗,岷發報上下十六城,后先持節知幾人。
    公來非爭赫赫名,止水何曾風浪生。

    545 《和無適四時賦雪梅》 宋·王柏

    寄言青女莫來賓,聞道長安凍殺人。
    應瑞豐年占尚遠,憂時君子慮方新。
    幸聞北境無他警,更喜東皇已問津。
    有客方攜詩到手,天才端的是祥麟。

    546 《送邑簿周信解任》 宋·陳著

    秋風好,秋風好,吹起棲鸞上云表。
    邑人欲留留不住,彩旗繡帳長安道。

    547 《安豐朱一夔同舟》 宋·董嗣杲

    寒勁滋煙浪,根浮蹈雪霜。
    同舟諳楚俗,空橐返吳鄉。
    聚散羈情遠,行藏話柄長。
    驟逢接言笑,直覺背時妝。

    548 《壬子春羅端長贈別》 宋·王炎

    憶昔如相識,公歸自中都。
    時方擢上第,綠發青衫紆。
    論郊兄弟間,意氣和笙竽。
    瑰文得要攬,快語相為娛。

    549 《八聲甘州 次錢思復懷錢唐舊游韻》 元·邵亨貞

    嘆前朝、勝地正離離,荒草不勝春。
    縱湖山尚好,泉乾虎跡,井*龍鱗。
    多少王侯第宅,游賞太平身。
    車馬經行處,錦繡紛紛。

    550 《永興端明王左丞寄示見訓長句因為后答》 宋·宋庠

    西風書驛到河津,且喜開筩麗句新。
    安石風流高映世,君房言語妙驚人。
    公懷遠略須經國,我愧華顛未乞身。
    惟有論交方寸地,歲寒留得比松筠。

    551 《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 宋·張镃

    吾亦愛吾廬,地僻猶深山。
    山亦前后有,遠望碧玉環。
    繄昔近市居,局促幾泥蟠。
    買園辟荒榛,運量百畝寬。

    552 《九日盆菊盛開將出郭有作》 明·李東陽

    買得長安擔上秋,南山只在屋西頭。
    花開正好逢佳節,身病那堪復遠游。
    昨夜月明空對酒,晚來風急怕登樓。
    多情重有鐙前約,為報花神作意留。

    553 《君莫夸少年一首贈余光遠》 宋·戴表元

    君莫夸少年,與我憊者疏。
    我亦嘗少年,少年君不如。
    談諧今已忘,猶有少年余。
    東南山水國,早得飛長裾。

    554 《留題歸安尉凝碧堂》 宋·李覯

    騷人得助是江山。
    千里幽懷一憑欄。
    野色豈唯春晚秀,天風長似月邊寒。
    身閑暫覺塵埃遠,境勝才知宇宙寬。
    祗恐仙壺提挈去,不教凡眼醉中看。

    555 《遠游》 宋·釋文珦

    林憩無完室,舟行避惡灘。
    異鄉為客久,浮俗定交難。
    草引春愁長,霜侵曉夢殘。
    忽聞城角動,歸思若為安。

    556 《挽樓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 宋·孫應時

    積慶源流遠,娠賢社稷光。
    斯文今北斗,舉代一文昌。
    象服山河壽,斑衣日月長。
    生芻此時事,四海為悲涼。

    557 《春日懷錢塘西湖》 宋·袁說友

    只今春色滿皇州,料得西湖已縱游。
    出郭競聯城下騎,循堤同上柳邊舟。
    恨無兩翼從渠去,曾有諸公念我不。
    到底長安風物外,遠方何敢詫遨頭。

    558 《寄中都故人》 宋·袁說友

    千山疊疊高入天,中有縹緲之神仙。
    壁立煙容風虎臥,林深洞啟云龍潛。
    長安詩公有健筆,蜀道客子無新篇。
    尺書萬里寄天遠,萬一故人曾我憐。

    559 《答江似孫謝遺錦衾(疊用寒字)》 明·程嘉燧

    故衾何意托交歡,得共高人寤寐寬。
    不分秋風破茅屋,從教夜雪滿長安。
    空床獨枕琴三尺,遠札相遺綺一端。
    早晚平津誰與報,布衣思庇九州寒。

    560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

    * 關于長安遠的詩詞 描寫長安遠的詩詞 帶有長安遠的詩詞 包含長安遠的古詩詞(11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