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鑊湯的詩詞(39首)

    2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參透西來鼻祖禪,乘時東去廣流傳。
    鑊湯爐炭隨緣人,劍樹刀山自在攀。
    教海義天休更問,龍宮寶藏豈能詮。
    翻身師子通涂妙,活捉魔王鼻孔穿。

    22 《頌古四十五首》 宋·釋慧遠

    未離兜率降王宮,便就刀山入鑊湯
    等閑擒下白拈賊,滿眼俱為敗露贓。

    23 《寄道場全和尚》 宋·釋慧遠

    雪頂昆侖著意猜,十頭羅剎笑顏開。
    鑊湯冷處君先入,滸眼橫時待我來。

    24 《偈頌二十五首》 宋·釋如凈

    爐炭為床,鑊湯為座。
    口吐黑煙,彌天罪過。

    25 《文宗嗜蛤蜊圖贊》 宋·釋心月

    一點悲心擘不開,鑊湯袞處笑盈腮。
    希奇之事朕深信,是與君王說不地來。

    26 《頌十玄談·轉位》 宋·釋印肅

    鑊湯爐炭吹教滅,一日三餐飽便歇。
    獄卒牛頭惡夜叉,同氣連枝應不別。

    27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老漢才生便著忙,周行七步似顛狂。
    賺他無限癡男女,開眼堂堂入鑊湯

    28 《蔡宣教請贊》 宋·釋宗杲

    咄哉無知,半憨半癡。
    墨豆換人眼睛,十分愛討便宜。
    一朝死入地獄,定墮鑊湯泥犁。
    佛也救爾不得,任爾鳳林吒之。

    29 《四皓廟》 唐·元稹

    巢由昔避世,堯舜不得臣。
    伊呂雖急病,湯武乃可君。
    四賢胡為者,千載名氛氳。
    顯晦有遺跡,前后疑不倫。

    30 《華下》 唐·司空圖

    日炙旱云裂,迸為千道血。
    天地沸一鑊,竟自烹妖孽。
    堯湯遇災數,災數還中輟。
    何事奸與邪,古來難撲滅。

    31 《江城子(和)》 宋·無何有翁

    小年底死踏槐忙。
    嘆蟬聲,早斜陽。
    今夕何年,白骨照沙場。
    天上人間都是夢,石中火,鑊中湯。

    懷念感嘆人生

    32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33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34 《詠懷》 宋·文天祥

    陰陽相烹然,天地一釜鬵。
    人生居其間,便同肉在砧。
    熱猶以火燎,濕猶以湯潯。
    一歲一煅煉,老形忽駸駸。

    35 《冷泉亭納涼》 宋·姚勉

    人間方鼎鑊,個里獨冰霜。
    自是清難濁,能令暑亦涼。
    客遷愁瘴海,妃浴涴溫湯。
    惟有茲泉冷,冷中滋味長。

    36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37 《汴河汲井》 宋·孔武仲

    解纜古城陰,系舟綠榆影。
    浩蕩觀濁流,咫尺有甘井。
    譬如坐湯鑊,傍觀冰玉冷。
    望之首不回,清泉逐修綆。

    38 《題淵明歸來圖》 宋·方回

    人以心役形,方寸有所主。
    陋巷足簞瓢,外物肯妄取。
    心或為形役,饑腸內煎煮。
    未必得鼎食,湯鑊已烹汝。

    39 《遂寧縣道中路平日熾》 宋·郭印

    赤日射平地,青天卷片云。
    汗流疑是浴,氣烈正如焚。
    食鼎荷湯鑊,輿衣蒙火裙。
    幸哉無內熱,不使躁為君。

    * 關于鑊湯的詩詞 描寫鑊湯的詩詞 帶有鑊湯的詩詞 包含鑊湯的古詩詞(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