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鐫的詩詞(483首)

    21 《宜城歌》 唐·劉禹錫

    野水繞空城,行塵起孤驛。
    荒臺側生樹,石碣陽額。
    靡靡度行人,溫風吹宿麥。

    22 《白舍人見酬拙詩,因以寄謝》 唐·劉禹錫

    雖陪三品散班中,資歷從來事不同。
    名姓也曾石柱,詩篇未得上屏風。
    甘陵舊黨凋零盡,魏闕新知禮數崇。
    煙水五湖如有伴,猶應堪作釣魚翁。

    唐詩三百首樂府女子

    23 《白舍人見酬拙詩,因以寄謝》 唐·劉禹錫

    雖陪三品散班中,資歷從來事不同。
    名姓也曾石柱,詩篇未得上屏風。
    甘陵舊黨凋零盡,魏闕新知禮數崇。
    煙水五湖如有伴,猶應堪作釣魚翁。

    24 《哭山中友人》 唐·張籍

    入云遙便哭,山友隔今生。
    繞墓招魂魄,巖記姓名。
    犬因無主善,鶴為見人鳴。
    長說能尸解,多應別路行。

    25 《贈金鵝山人沈師魯》 唐·盧仝

    金鵝山中客,來到揚州市。
    買藥床頭一破顏,撇然便有上天意。
    日月高掛玄關深,金膏切淬肌骨異。

    26 《飲致用神麹酒三十韻》 唐·元稹

    七月調神麹,三春釀綠醽。
    荊玉盞,烘透內丘瓶。
    試滴盤心露,疑添案上螢。
    滿尊凝止水,祝地落繁星。

    27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28 《酬盧秘書二十韻(時初奉詔除贊善大夫)》 唐·白居易

    謬歷文場選,慚非翰苑才。
    云霄高暫致,毛羽弱先摧。
    識分忘軒冕,知歸返草萊。
    杜陵書積蠹,豐獄劍生苔。

    29 《讀僧靈徹詩》 唐·白居易

    東林寺里西廊下,石片題數首詩。
    言句怪來還校別,看名知是老湯師。

    30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李勢女》 唐·白居易

    減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長。
    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為天下艷,心乃女中郎。
    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31 《感舊石上字》 唐·白居易

    閑撥船行尋舊池,幽情往事復誰知。
    太湖石上三字,十五年前陳結之。

    32 《山中五絕句·林下樗》 唐·白居易

    香檀文桂苦雕,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無材老樗否,一枝不損盡天年。

    33 《送準上人歸石經院》 唐·熊孺登

    旃檀刻像今猶少,白石經古未曾。
    歸去更尋翻譯寺,前山應遇雁門僧。

    34 《題黃山湯院》 唐·李敬方

    楚鎮惟黃岫,靈泉浴圣源。
    煎熬何處所,爐炭孰司存。
    沙暖泉長拂,霜籠水更溫。
    不疏還自決,雖撓未嘗渾。

    35 《送祖山人歸山》 唐·劉得仁

    獨來朝市笑浮云,卻憶煙霞出帝城。
    不說金丹能點化,空教弟子學長生。
    壺中瀉酒看云影,洞里逢師下鶴迎。
    料得仙家玉牌上,已白日上升名。

    36 《辭夏口崔尚書》 唐·李頻

    一飯仍難受,依仁況一年。
    終期身可報,不擬骨空
    城晚風高角,江春浪起船。
    同來棲止地,獨去塞鴻前。

    37 《詠鐵馬鞭》 唐·李昌符

    漢將臨流得鐵鞭,鄂侯名字舊雕
    須為圣代無雙物,肯逐將軍臥九泉。
    汗馬不侵誅虜血,神功今見補亡篇。
    時來終薦明君用,莫嘆沉埋二百年。

    38 《曲江》 唐·林寬

    曲江初碧草初青,萬轂千蹄匝岸行。
    傾國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
    狒cf繞觥舞,金蹙辟邪拏撥鳴。
    柳絮杏花留不得,隨風處處逐歌聲。

    39 《和周繇校書先輩省中寓直》 唐·林寬

    古木重門掩,幽深只欠溪。
    此中真吏隱,何必更巖棲。
    名姓幢記,經書逐庫題。
    字隨飛蠹缺,階與落星齊。

    40 《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微旨也》 唐·皮日休

    三辰至精氣,生自蒼頡前。
    粵從有文字,精氣銖于綿。
    所以楊墨后,文詞縱橫顛。
    元狩富材術,建安儼英賢。

    * 關于鐫的詩詞 描寫鐫的詩詞 帶有鐫的詩詞 包含鐫的古詩詞(4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