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鋒頭的詩詞(210首)
161
《東川節度歌》 宋·程公許
東川節度兵馬雄,我嘗聞這浣溪翁。
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
春官侍郎李太史,沃絲昔日來觀風。
八年挽爺一炊條例,蔚藍臺上煙雨悉溟濛。
163
《壽延邁叔祖》 宋·程公許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
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
公家門戶最赫奕,簪紱相承真鮮儷。
堂堂鐵面渠州牧,能以方雨永來裔。
165
《憶昔行送李成這徵君》 宋·程公許
憶昔與郡同射策,同舟同館心膠漆。
萬言人奏甘棄置,賴有湖山好看客。
歸裝濡滯及黃池,半菽寒菹作除夕。
慨慷相與期古人,聊復名場借梯級。
168
《送管季衡赴省》 宋·李曾伯
酌君以江南臘釀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蘭。
餞君以慈恩千佛之筆,贈君以洪鈩九轉之丹。
酒呼美祿壯行色,蘭取剩馥香人寰。
筆將披腹寫今古,丹可換骨超仙凡。
169
《代送丘漕迪嚞》 宋·李昴英
假帥如公自古無,邦人久矣望鋒車。
政聲難掩諸公說,明主周知萬里余。
豹尾雞翹那欠此,莼羹鱸鱠且歸歟。
江頭鼓動江船去,喜氣歡聲動里閭。
170
《送次兒解試》 宋·李昴英
四度箋名達帝聰,布衣便有此遭逢。
吾家積慶為心印,一戰收功在筆鋒。
舉子頭場關薦鶚,時文手段要屠龍。
庭前手植森桂花,飛捷今秋好事重。
174
《踏莎行·道修真》 元·王哲
道修真,人會嘆。
中說得終無斷。
也磨出慧鋒開,頭自有仙家贊。
動光明,常圓滿。
清泉瑩堪教看。
前只是這些兒,心認破山頭玩。
175
《長思仙》 元·馬鈺
正家豐。
不爭鋒。
猛烈灰心王害風。
先歸三島峰。
馬山侗。
過臨潼。
三髻頭梳似小童。
專專化個同。
176
《題新刊聆風簃詩集》 當代·錢鐘書
良家十郡鬼猶雄,頸血難償竟試鋒。
失足真遺千古恨,低頭應愧九原逢。
能高蹤跡常嫌近,性毒文章不掩工。
細與論詩一樽酒,荒阡何處酹無從。
177
《答子京》 宋·宋庠
一辭云陛五周年,瑣闥銷符寵再遷。
時譽敢希吳陸俊,歸心偏識漢疏賢。
蝸頭狼籍爭鋒地,鴻影徘徊避弋天。
命駕不須頻見約,潁濱嵩麓有私田。
179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180
《古劍歌》 宋·趙汝鐩
洞庭吞天天無風,月印一鏡星涵空。
波心千丈光五色,漁人嘖嘖疑垂虹。
睨而視之寂不見,舉網下罩追遺蹤。
須臾雷轟怒濤吼,鼓蕩六合雰溟蒙。
* 關于鋒頭的詩詞 描寫鋒頭的詩詞 帶有鋒頭的詩詞 包含鋒頭的古詩詞(2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