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鋤地的詩詞(259首)

    201 《寄淳安括田省賈都事》 宋·何夢桂

    括田馳檄遍封提,分得清官照錦衣。
    百里春風生幾案,千村甘雨自鋤犁。
    江南地狹人民夥,燕北天遙日月低。
    歸覲九重如雇問,尚歌云漢勞遺黎。

    202 《梅陽壬申劭農偶成書呈同官》 宋·蒲壽宬

    舉酒勸爾農,更為我儂勸。
    車笠雖不同,所諧此盂飯。
    或耕在菑畬,或耕在方寸。
    膏雨足一犁,田頭怯呼喚。

    203 《雨行五嶺下》 宋·趙文

    天地忽晝晦,四山潑墨濃。
    而我行其間,宛如所翁龍。
    大風吹倒人,欲避無所容。
    有翼不得張,狂走急雨中。

    204 《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 宋·仇遠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余。
    干時本無策,謀生術尤疏。
    就食泮水宮,學輔乏薪蔬。
    凜凜座無氈,踽踽出無驢。

    205 《春日田園雜興》 宋·仇遠

    一灣新綠護茅廬,草細泥忪已可鋤。
    野老但知分社酒,地官寧復進農書。
    鶯花眼界人煙外,蠶麥生涯谷雨余。
    我愛賦歸陶令尹,柳邊時見小藍輿。

    206 《風雨不出》 宋·仇遠

    儒宮少公事,閒坐如家居。
    閉戶聽風雨,重讀架上書。
    豈無借書瓻,小酌勿用沽。
    豈無苜蓿盤,園丁送喜蔬。

    207 《東西馬塍》 宋·董嗣杲

    上城聚落界西東,業在澆畦奪化工。
    接死作生滋夜雨,變紅為白借春風。
    幾家衣食花姿異,兩岸池地勢同。
    病叟扶鋤鋤晚照,前身莫是橐駝翁。

    208 《將軍教場墓》 宋·董嗣杲

    閱武場開傍古松,忽驚塵起廢墻東。
    黑蜂飛毒歸鋤下,白骨通靈入夢中。
    花草地寬千騎勇,鼓鼙聲撼一壞空。
    若錢若馬訛傳久,難覓埋銘證異同。

    209 《次李信州七十韻》 宋·華岳

    挺挺萬人杰,堂堂間世賢。
    胸中兵十萬,足下客三千。
    揚賦希三嘆,坡詩和百篇。
    錦囊華似袞,采筆大如椽。

    210 《寄西山》 宋·華岳

    宮墻無地可穿窬,猶幸先人有敝廬。
    仕版可羞寧毀瓦,儒冠曾誤枉收書。
    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當自辦蔬。
    此理曉然明似境,何須足下肆耕鋤。

    211 《雨晴出田間》 宋·王炎

    去年龜兆生田皋,今年龍骨掛屋敖。
    烏牛告休臥籬落,夫耕婦馌亦既勞。
    {左禾右夷}稗不生白水滿,荷鋤出見禾苗高。
    屈指地筑場圃,割雞炊黍觴新醪。
    人言饑饉有豐稔,一笑破除心郁陶。

    212 《六州歌頭 次明初為壽韻》 元·許有壬

    避賢解組,三見太行秋。
    慚畫錦,猶遠勝,敝貂裘。
    玩滄洲。
    霜水清如玉,窮霄壤,忘物我,恢障塞,無牖戶,底綢繆。

    213 《六州歌頭 次明初為壽韻》 元·許有壬

    避賢解組,三見太行秋。
    慚畫錦,猶遠勝,敝貂裘。
    玩滄洲。
    霜水清如玉,窮霄壤,忘物我,恢障塞,無牖戶,底綢繆。

    214 《次韻回叔經》 宋·陳藻

    從來剽竊為場屋,直是無繇識古書。
    屈指罕能官顯達,到頭剩得腹空虛。
    君今身計非謀祿,地有人耕免荷鋤。
    高適學詩看更晚,才名何患不相如。

    215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216 《喜張丞相破湖賊》 宋·張嵲

    遙欣丞相受降時,湖外歡聲入鼓鼙。
    十萬水軍歸禁旅,二千里地反鋤犁。
    弄兵無復潢池內,棄甲應同熊耳齊。
    從此上流無犬吠,好營亭障接京西。

    217 《送鄭少卿景望知建寧》 宋·陳傅良

    屏廢誠愚分,牢愁更索居。
    若逢知己問,猶解課兒書。
    地僻門長閉,年饑菜自鋤。
    相望無一字,不是故情疎。

    218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219 《咸陽宮行(并序)》 明·張羽

    百二山河象祖力,六雄仰關不敢敵。
    金人十二高崢嶸,天下甲兵從此息。
    天子曉御咸陽宮,樓閣高低復道通。
    十石之鐘萬石虡,遙聞天樂在虛空。

    220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 關于鋤地的詩詞 描寫鋤地的詩詞 帶有鋤地的詩詞 包含鋤地的古詩詞(2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