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銀漢風的詩詞(393首)
142
《倚西樓》 宋·無名氏
禁鼓初傳時下打。
虛過清風明月夜。
眼如魚目幾曾乾,心似酒旗終日掛。
銀漢低垂星斗斜。
院宇空寥燭卸。
西樓蕭灑有誰知,教我獨自上來、獨自下。
143
《聲聲慢 七夕》 清·朱彝尊
桐陰重碧,豆葉輕黃,溪沙過雨無泥。
盡卷纖云,一鉤涼月樓西。
尋思昔游歷歷,記回廊纖手曾攜。
好風度,愛吹衣香細,點屐聲低。
145
《和陳基載大雨》 宋·文同
黕黕云如涌,淙淙雨若傾。
驟翻銀漢濁,勻灑玉繩明。
雷怒無停勢,風豪有遏聲。
危樓已初伏,猶謂裌衣輕。
146
《雪窗聯句》 宋·白玉蟾
霜風寒襲人,梅香清透骨。
莫色冥九峰,月華澹雙闕。
青猿嘯蒼虬,紅螢粘綠發。
滕六欲飛花,巽二急催雪。
147
《放閘二首》 宋·蘇轍
畫舫連檣住,清流泛閘平。
忽看銀漢落,仍聽夏雷驚。
正柂遲回久,開頭取次輕。
滯留初一快,奔駛忽如傾。
148
《漢武》 宋·楊億
蓬萊銀闕浪漫漫,弱水回風欲到難。
光照竹宮勞夜拜,露漙金掌費朝餐。
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
待詔先生齒編貝,那教索米向長安。
149
《荷花》 宋·楊億
絕岸疏煙合,回塘夕照和。
水仙猶度曲,川后自收波。
銀漢橋橫鵲,蘅臯襪濺羅。
玉杯承露重,鈿扇起風多。
翠羽芳洲近,青絲快騎過。
石城秋信斷,搔首奈愁何。
150
《留題張彝憲池亭》 宋·楊億
蕭灑危亭枕碧池,昔年飛蓋此追隨。
正逢五彩承顏日,兼是三荊并秀時。
夜坐不知銀漢沒,春游長訴玉杯遲。
如今罷郡重登賞,喜見扶風舊白眉。
151
《書吳江垂虹亭詩》 宋·強至
千尺危橋跨浪雄,壓橋虛閣勢凌空。
直疑有路通銀漢,又訝橫天臥玉虹。
盡挹江山歸醉目,獨開懷抱向清風。
卻嗟景出天隨后,不得當年一詠工。
152
《趙使君淮春樓落成二首》 宋·陳造
五鳳規橅到眼中,摘星奇觀欲爭雄。
客乘云氣游三島,人聽歌聲指半空。
便擬瑤杯酌銀漢,何妨醉面受天風。
胡床不盡登臨興,未覺邦君后庾公。
154
《夏旱》 宋·李石
四月旱火坤西維,湫潭百丈滄江湄。
潭中老龍帝所御,偃蹇不任世俗羈。
招呼頻費香火誠,去則甚速來何遲。
炎官火傘日輪午,一塵不動天琉璃。
155
《七夕》 宋·廖行之
從昔人傳鵲作橋,一年牛女會清宵。
幾家乞巧羅瓜果,是處開樽沸管簫。
云雨暫成銀漢約,風雷催趁玉晨朝。
憑誰與問支機石,好上仙槎款碧霄。
156
《夏夜大雨》 宋·廖行之
西風響樹聲颾颾,暮云勢作蛟龍逃。
玄冥夜半挽銀漢,翻寫到地奔驚濤。
萬聲傳空震且怒,草木股栗皆悲號。
吾聞閔民望歲者,辛勤必與豐年遭。
即今麥孕苗欲秀,得失相去懸秋毫。
沛然一雨決豐歉,誰謂天鑒徒高高。
158
《種桂》 宋·方岳
山翁不辦碧油幢,辦與秋風斸老椿。
嚼雪未論香世界,眠云已愜月軒窗。
誰分兔臼玉千杵,不費鴻門璧一雙。
蚤晚乘槎問銀漢,呼童多釀酒成缸。
159
《秋夜》 宋·姚勉
明明月影帶河流,雁在天邊鶴在洲。
四壁蛩催幽夢覺,滿囊螢助讀書油。
金莖露點三更冷,銀漢星移萬里秋。
醉倚不堪回首處,雙清風月盡淹留。
160
《夜坐有感》 宋·何夢桂
銀漢無聲玉漏沉,樓高風露入衣襟。
洞龍睡熟云歸岫,枝鵲啼干月滿林。
甕里故書前塵夢,匣中孤劍少年心。
征鴻目斷闌干角,吹盡參差到夜深。
* 關于銀漢風的詩詞 描寫銀漢風的詩詞 帶有銀漢風的詩詞 包含銀漢風的古詩詞(3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