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銀樓的詩詞(983首)

    661 《效王建詩體三首》 宋·趙希丙

    銀釘未徹碧紗窗,秋入樓心送斷腸。
    誰念纈花簾不卷,檐前收下玉玎珰。

    662 《次雪林李龏苕溪寄來之韻》 宋·趙希桐

    風梧聲里萬家秋,一片吟心不著愁。
    夜半酒醒銀燭冷,月移涼夢過西樓。

    663 《水龍吟 再和修甫學士》 未知·曹伯啟

    高樓壯觀東南,迥然突出千秋表。
    月檐明爛,風欞蕭爽,煙波浩渺。
    菊徑新秋柳谷薄暮,桃源清曉。
    □登臨感慨,悠然引興,銀盤內,青螺小。

    664 《五王行春圖》 元·張昱

    開元天子達四聰,羽旄管籥行相從。
    當時從駕驪山者,宰相猶是璟與崇。
    華萼樓中云氣里,兄弟同眠復同起。
    玉環一旦入深宮,大枕長衾冷如水。

    665 《題美人圖》 元·方行

    白玉簾開露氣浮,芙蓉花近紫金鉤。
    陽春一曲無人識,空拂銀箏下翠樓。

    666 《中秋有感》 明·陳安

    畫省曾陪冠蓋游,華筵詩酒宴中秋。
    星河不動天如水,風露無聲月滿樓。
    皓齒纖腰催象板,珠簾涼影上銀鉤。
    于今寂寞江城暮,烏帽西風嘆白頭。

    667 《湖雁篇》 明·陳邦瞻

    秋山落葉秋聲瑟,遠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見平湖深,扁舟遙界天光碧。
    此時南雁正為群,此際悲鳴斷續聞。
    幾處凄酸叫涼月,數聲嘹亮破寒云。

    668 《秋閨》 明·陳汝言

    華月初生夜,高樓獨倚時。
    天長人去遠,秋半雁來遲。
    寶瑟凄涼調,銀箋宛轉詞。
    應知愁似海,不解鬢成絲。

    669 《春思》 明·陳言

    珠箔上銀鉤,春花壓翠樓。
    笙歌何處響,鸚鵡對人愁。

    670 《觀燈篇》 明·馮琦

    帝握千秋歷,天開萬國歡。
    鶯花周正月,燈火漢長安。
    長安正月旋璣正,萬戶陽春布天令。
    新歲風光屬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671 《曉發》 明·古春蘭公

    東風卷雨曉云收,兩岸雞聲送客舟。
    柔櫓不驚沙上雁,殘燈猶照驛邊樓。
    天連野水浮空闊,斗轉銀河拂地流。
    遙望吳城何處是,青山數點落長洲。

    672 《早秋旅夕》 明·郭奎

    初月涼風夜向闌,倚樓愁到笛聲殘。
    天高閶闔銀河白,露滴梧桐金井寒。
    多病馬卿猶是客,幾時張翰也辭官。
    年年怕近清秋日,憶殺湖邊舊釣竿。

    673 《乞巧詞》 明·郭武

    明河拖天玉繩遠,新月搯云銀甲淺。
    丁東細漏滴金荷,百子樓前桂花滿。
    三三五五試新妝,鶴扇如霜羅帶長。
    云母屏前齊下拜,絞綃帳底共焚香。

    674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675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676 《春日雜憶》 明·華淑

    高樓銀燭夜歡殘,一曲琵琶月下彈。
    拍遍弦聲人莫會,自將紅袖障春寒。

    677 《秋月篇》 明·黃哲

    金商鳴素節,瑤律屆先秋。
    始見西陵月,嬋娟滄海頭。
    清規臨夜滿,澄影際天浮。
    媚浦沉珠迥,凝波凈練收。

    678 《西清詞四首》 明·黃佐

    紅葉飄飖出御溝,銀屏金屋不知秋。
    侍臣鵠立空翹首,日色曈昽滿鳳樓。

    679 《西清詞四首》 明·黃佐

    紅葉飄飖出御溝,銀屏金屋不知秋。
    侍臣鵠立空翹首,日色曈昽滿鳳樓。

    680 《送別史癡翁分得塵字》 明·金琮

    酌酒題詩送故人,臥癡樓上宴殘春。
    誰能老去身無事,我愧年來鬢有銀。
    楊柳風輕渾是夢,杏花雨細欲成塵。
    行裝剩貯金壺墨,處處湖山為寫真。

    * 關于銀樓的詩詞 描寫銀樓的詩詞 帶有銀樓的詩詞 包含銀樓的古詩詞(983首)
    chengrenyouxi